非小细胞肺癌的粒子治疗肺癌第二版

时间:2021-11-25 10:29:26 来源:食管炎

编者按:继第一版《肺癌》横空出世后,《肺癌(第二版)》中、英文图书问世在即。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规划项目的一部分,该书由钟南山院士、RafaelRosell教授以及HeatherA.Wakelee教授担任名誉主编;何建行教授、ThomasAD’Amico教授以及支修益教授担任主编。图书全景呈现了近6年来肺癌领域最新研究成果,61章内容全部甄选自AME出版社旗下TranslationalLungCancerResearch等SCI期刊,由16个国家余位作者聚焦当下肺癌治疗热点问题撰写、60余位国内专家翻译、审校而成,囊括了数十家国际医学中心宝贵临床经验。在新书上市前夕,AME科研时间为回馈广大读者,将对图书部分内容进行连载。今日奉上“非小细胞肺癌的粒子治疗”,欢迎大家将试读感受留言反馈给我们。

非小细胞肺癌的粒子治疗

ZhongxingLiao,CharlesB.SimoneII

译者:徐利明

审校:蔡文杰,王家强

摘要:质子束可在组织中的有限范围内提供了独特的剂量学优势。理论上来说,它能够在提升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周围组织的受量,从而减轻放射性损伤。这些理论上的优势使得质子治疗在不同解剖部位、多种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不同治疗计划的比较显示,与常规光子(X光)放疗相比,质子治疗具有本质上的剂量学优势。然而,鉴于质子治疗和常规光子治疗在花费上的显著的差异,需要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来证实质子治疗在毒性和生存方面的临床价值。比较这些技术的回顾性研究、单臂的前瞻性研究和极少数的随机分组临床试验开始出现。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查阅了所有可以获得的关于非小细胞肺癌质子治疗的数据。我们首先讨论了涉及治疗具有显著组织异质性的移动靶区所带来的独特挑战,以及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所作出的技术努力。然后,在既往针对肺癌剂量提升的尝试均宣告失败的背景下,我们讨论了使正常组织毒性降到最低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肺、心脏和血液学毒性。最后,我们探索了加快临床试验发展的策略,目的在于检测有意义的临床研究终点,并且通过个体化治疗来使质子治疗的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质子束治疗;肺癌;被动分散质子治疗;调强质子治疗

Viewthisarticleat: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1318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