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预防食道癌

时间:2021-10-22 10:58:02 来源:食管炎

健康文化普及基地你身边的健康文化科普助手!

一、什么是食道癌

食道是一根从喉咙一直延伸到胃、由肌肉组成的空腔管道,其主要作用为将食物从咽喉输送到胃中进行消化,因此也称为食管。

食道与食道癌

食道癌(食管癌),就是发生在食管内部上皮组织(epithelium,粘膜层最靠近管腔处)的癌症。根据WHO分型可分为鳞状细胞癌型、腺细胞癌型两种,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型为主(90%)。

下面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谨慎观看

(点击空白)

左侧突起物为癌症病灶,右侧为正常食管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食道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以东亚地区高居榜首。我国作为食道癌的高发地区,年平均发病率约为17/10万人,年平均死亡率约为14.59/10万人,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约为女性的3倍。

发病率示意图

对于早期食道癌,如果及时得到内镜、手术切除等根除性治疗,预期效果比较理想,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已经出现症状的晚期食道癌则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仅为10-15%,多于1年内死亡。

二、什么是早期,什么是晚期食道癌?

对于食道癌,甚至是别的癌症,临床上往往采用的是TNM分期,而不是早、中、晚期。当然,两者也有一个大致的匹配,其中早期食道癌对应0/1期;中期食道癌对应2/3期;晚期食道癌则为4期。

食道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期

问题又来了,什么是TNM分期呢?TNM实际上是肿瘤(Tumor)、淋巴结(Nodes)以及转移(Metastasis)的缩写,分别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和大小、淋巴结扩散情况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

大致对应为:0期:原位癌,没有任何侵犯;I期:T1-2N0M0,即原发肿瘤限制在肌层以内,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

II期:T1-3N0-1M0,即肿瘤侵犯至外膜层,可有1-2个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III期:T1-4N0-3M0,即肿瘤已经突破外膜侵犯周边器官,淋巴结转移可达7个以上,但无远处转移;IV期:出现上述表现外,还有远处转移。根据这一分期可以大致对应相对的治疗方式以及预期寿命等后期影响,当然实际上会比这个复杂,大致如下:0/I期:肿瘤较小且尚未出现扩散,可通过内镜、手术治疗,不需要化疗。5年生存率可达70-80%;II期:肿瘤较大,但未扩散,可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可能不需要化疗。5年生存率约50-60%;III期:肿瘤已突破原发组织,侵犯周围以及淋巴结,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术后辅助放、化疗。5年生存率约20-30%;IV期:肿瘤已经扩散,归属晚期,部分患者已经无法手术,单纯放/化疗以及止痛治疗,仅少数人能存活5年以上。

三、早期食道癌有什么症状表现?

很遗憾,早期的食道癌由于并未出现扩散,没有非常典型的相关症状。其它不典型的症状包括:胸骨后不适、烧灼感、针刺/牵拉样痛,可以出现食物通过食道缓慢、滞留感。到了中晚期,则会逐渐出现相关典型症状。最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吞东西困难,其他有食物返流、咽下疼痛等。到了晚期,根据其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关部位的症状,甚至出现骨瘦如柴等恶病质表现。

四、什么人容易得食道癌?①家族直系亲属中有食道癌患者的:食道癌的发病常表现出家族倾向,食道癌高发地区有阳性家族史者比例可达25-50%,以>60岁男性为多。其原理可能与抑癌基因缺失/突变、促细胞增殖基因的异常激活有关;②年龄50岁、居住在食道癌高发地区者:我国华北太行山地区、陕豫鄂秦岭和鄂豫皖大别山地区、闽粤赣交界地区、广东潮州地区被认为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可能与饮食习惯、人群易感等因素有关;

③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喝酒、吃高温过烫的饮品食物、进食过快、食物过于粗糙等,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慢性理化刺激,引起炎症,增加食道癌的发生几率。WHO将超过65℃的热饮定义为独立的致癌因素。常吃腌/熏食物,会引起亚硝胺、真菌毒素摄入过量,与食管上皮异常增生、食道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常抽烟者会增加食管腺癌的发生几率;④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者:主要与胃酸逆流灼伤食道黏膜有关,在食道黏膜反复修复-再受损的过程,容易导致食道癌的发生。已经诊断为食道炎、食道黏膜上皮重度增生者需要尤其注意;⑤食道曾受创者:既往曾误食腐蚀性液体,导致食道灼伤者,在日后会比常人更容易发生食道癌;⑥饮食不均衡者:维生素(A、B、C、E等),锌、硒、钼等微量元素缺乏,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生率。

五、如何从饮食方面预防食道癌?

从饮食上预防,实质为针对上述高危因素进行预防。1、戒烟、戒酒。每周摄入酒精g、每年抽年30包,会增加食道癌的发生率;

2、减少腌、熏以及辛辣食品的摄入量,尽量避免直接进食温度≥65℃的食物或茶饮;3、尽量避免狼吞虎咽以及进食过于粗糙干涩的食物,进食要细嚼慢咽,以免过度损伤食道黏膜;4、适当摄入新鲜蔬菜以及水果,可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膳食纤维。蔬菜以菌菇类、椰菜花等为佳,它们都富含β-胡萝卜素。

免责声明

我们重在分享,但也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1299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