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临床助理lt831gt

时间:2021-5-8 17:52:54 来源:食管炎

男,40岁。近5个月来上腹胀痛,反酸,近3个月来反复呕吐,呕吐物为酸性宿食,按幽门梗阻内科治疗5天后缓解

1、题干:如内科治疗1周不见好转,应如何处理

A、继续胃肠减压,补液B、手术治疗C、抗酸治疗D、抗生素治疗E、口服胃黏膜保护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内科治疗1周不见好转则可能是由于溃疡形成的瘢痕组织造成幽门区瘢痕性幽门梗阻。瘢痕性幽门梗阻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治疗的目的是解除梗阻、使食物和胃液进入小肠,从而改善营养和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前2~3天行胃肠减压,并每日用温生理盐水洗胃。对胃酸高、溃疡疼痛较剧烈的年轻患者,应做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或胃大部切除术;对胃酸低、全身情况差的老年患者,以做胃空肠吻合术为宜。

女,32岁。胃溃疡史3年,今突发上腹剧痛,面色苍白,大汗。查体:全腹压痛,腹肌紧张,似穿孔。

2、题干:急性穿孔诊断后手术治疗效果最好的时间是

A、4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8小时E、10小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急性穿孔诊断后手术治疗效果最好的时间是8小时。

女,58岁。上腹不适、纳差3年。体重减轻、乏力半年。查体:贫血貌,上腹部轻压痛。Hb88g/L,MCVfl。胃镜检查示胃体皱襞稀疏,黏膜血管透见。

3、题干: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Menetrier病B、慢性萎缩性胃炎C、胃癌D、慢性淋巴细胞性胃炎E、慢性浅表性胃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中老年女性患者,有上腹不适、纳差3年病史,胃镜检查示胃体皱襞稀疏,黏膜血管透见,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Menetrier病为慢性肥厚性胃炎,胃镜下可见胃体皱襞粗大、肥厚、扭曲呈脑回状,胃窦黏膜多正常。胃癌胃镜下可见肿瘤表面常凹凸不平,糜烂,有污秽苔,活检时易出血。慢性淋巴细胞性胃炎是胃黏膜局限性或弥漫性淋巴细胞明显增生的良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病因尚不明确。慢性浅表性胃炎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镜示黏膜呈红黄相间,或黏膜皱襞肿胀增粗。

女,58岁。上腹不适、纳差3年。体重减轻、乏力半年。查体:贫血貌,上腹部轻压痛。Hb88g/L,MCVfl。胃镜检查示胃体皱襞稀疏,黏膜血管透见。

4、题干:该患者发生贫血最可能的机制是

A、铁利用障碍B、慢性消化道失血C、蛋白质吸收障碍D、维生素C缺乏E、内因子缺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该患者贫血貌,Hb88g/L,发生贫血最可能的机制是内因子缺乏:患者为A型胃炎,多累及壁细胞,导致内因子分泌减少,VitB??吸收障碍,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MCVfl,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

男,62岁。近3个月来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嗳气。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1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检查示恶性。

5、题干:该肿瘤Borrmann分型是

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E、Ⅴ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癌组织超出黏膜下层侵入胃壁肌层为中期胃癌;病变达浆膜下层或超出浆膜向外浸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转移为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统称进展期胃癌。皮革胃:胃癌累及全胃致胃腔缩窄、胃壁僵硬如革囊状。Borrmann分型分四型:Ⅰ型结节型;Ⅱ型溃疡限局型;Ⅲ型溃疡浸润型;Ⅳ型弥漫浸润型。

男,62岁。近3个月来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嗳气。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1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检查示恶性。

6、题干:如行根治手术,可以保留的淋巴结为

A、沿胃小弯淋巴结B、肝总动脉周围淋巴结C、幽门下区淋巴结D、腹主动脉旁淋巴结E、贲门左区淋巴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引流胃的区域淋巴结有16组(也有增加为23组),依据它们距胃的距离,可分为3站。第一站为胃旁淋巴结,按照贲门右、贲门左、胃小弯、胃大弯、幽门上、幽门下淋巴结的顺序编为1~6组。7~16组淋巴结原则上按照动脉分支排序,分别为胃左动脉旁、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脾门、脾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胰后、肠系膜上动脉旁、结肠中动脉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五个选项中,A、C、E均为第一站淋巴结,B与D选项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距离原发灶更远(属第三站)。

男,62岁。近3个月来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嗳气。纤维胃镜发现大弯侧胃壁上1cm大小块状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理检查示恶性。

7、题干:该疾病治疗最关键的是

A、彻底清除淋巴结B、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6~9cmC、术后坚持化疗D、早诊早治E、设法保留部分胃底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近年来,胃癌早期发现率的提高,主要在于检查手段的改进和综合应用,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和胃液细胞学检查是三项关键性手段。据报道,三者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到98%。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8、题干: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A、胃镜B、食管滴酸试验C、食管钡剂X线检查D、食管测压E、24小时食管pH监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结合活检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和其他食管病变(如食管癌等)做鉴别。根据内镜下所见食管黏膜的损害程度进行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故本题答案为A。

9、题干:B型胃炎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原因引起

A、幽门螺杆菌感染B、胆汁反流C、消食药物D、吸烟E、酒癖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A型胃炎系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累及胃体部,胃体腺弥漫萎缩,而胃窦部正常或轻度炎症,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浆细胞,A型胃炎胃酸分泌显著降低或无酸,内因子分泌减少,血清抗壁细胞抗体阳性;B型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局限于胃窦部的多灶性炎症,炎性细胞为浆细胞和粒细胞,与A型胃炎不同的是,B型胃炎胃酸正常或轻度降低。故选A。

10、题干: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A、幽门螺杆菌感染B、脑外伤C、乙醇D、非甾体抗炎药E、严重烧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应激(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败血症及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和酒精。故选A。

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已出!

对答案估分

最新最全版真题答案都在这里!!

立即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1233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