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心得被抑郁症毁掉学业是种什么感受

时间:2021-7-10 12:28:02 来源:食管炎

中药清热解毒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50517/4624723.html

安以上周去心理咨询的时候,和咨询师又说起因为疫情而延期二硕的烦恼。咨询师问我什么时候才肯放过自己,我……我也不知道啊。从人生前十五年的“别人家的孩子”的经历,再到高二到大二状态全面崩盘成绩一落千丈,休学被劝退甚至失去大部分记忆,然后从大三开始慢慢恢复到现在,因为“抑郁症”失去了本该有的人生,我怎么可能甘心呢?我想翻盘,太想了。注:我的经历我只是我的经历,大家还是要以自己的情况为准呀!

01

老师说,不读书有不读书的活法,其实我也知道。我混了很多年独立音乐人的圈子,遇到了很多高中辍学或者初中辍学甚至小学都没毕业到了二十岁再去国外学音乐的人。但是我也很羡慕那些人啊,虽然我现在也拥有一个硕士学位,是这个圈子里学历最高的一批人,但是还是非常自卑。毕竟,比起那些野蛮生长充满能量且能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人,我只是一个看起来精致的空壳,就像被高高摆在橱窗里的假货。

REC

对我来说,做音乐只是发泄情绪的垃圾桶,从小父母对我的习惯性否定让我不敢光明正大地拥有爱好,更别说像那些只靠自己就能自信地把爱好变成饭碗一样的同龄人们一样了。所以不读书的活法和我没有关系,我对那些靠蛮力冲出丛林的人羡慕至极,在我眼中,他们简单纯粹且有光。不怕你笑我,我初三的时候已经在学校的心理筛查中被评估为重度抑郁,那会儿我觉得人生和所谓的未来一点意义也没有,还不如去上个艺校或者学个美容美发,然后纸醉金迷混吃等死。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参照坐标系。我的坐标系是这样的:爷爷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英语专业。奶奶是那个年代中专毕业的儿科医生。父母均是浙大毕业生,父亲是国内某领域排得上名号的专家,现在是院校的客座教授,母亲高中时是爷爷的学生,本科也是外语专业,到50多岁了英语仍然比我厉害。青梅竹马的朋友在帝国理工大学(英国排名前五的超级大学)读的本硕,年纪相近的堂弟因为“高考考砸了”去了浙大。在这样有钱有知识的家庭里,我抑郁的原因也很简单:我没有自己。成绩也好感情也好,我一直在迎合家里人的需要,作为副作用,从小就不断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觉得生命只是人类痛苦的延续。曾经,我和我家人都满足于“精致的空壳”。但就像曾奇峰老师在他的精神分析课程中说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生命的原始火焰。当火焰熄灭的时候,再漂亮的外表都会因为内里布满疮痍而坍塌。再后来,抑郁症砸碎了我家里人的骄傲,也砸碎了那时候我对自己的希望。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但现在,我很感谢抑郁症,给了我时间整理自己,也给了我时间成为真正的我。

02

其实在抑郁症状最严重的那几年,我对“学业被毁掉”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活都不想活,还想什么学习。在这个阶段之前,大概是高一下的时候,已经因为上课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成绩明显下降。但是比起在乎成绩,我已经被“我为什么要活着啊”“人类为什么要存续啊”之类的问题折磨得无法思考其他的问题,再之后影响了吃饭和睡觉。到高一暑假为止,我瘦了四十斤。再之后就是自鲨未遂看病吃药,高三休学。到大二为止,我都一直是无法思考“今后的人生”的,那时候多活一天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再后来因为药物副作用我的身体变得很差。因为一直以来不管如何挣扎都没什么用,那时候的我,反而接受了另一种观念。“可能我就是个废物吧。”“只要运气好,明天就能死掉了,所以今天一定要快乐”。在这个阶段,我也不怎么在乎学业成绩,开始疯狂地写歌、看书、创作、和漂亮的学姐学妹一起唱歌跳舞。但是抑郁症状却莫名地减轻了不少。因为参考坐标系始终摆在那里,我从小培养的学习习惯也一直还可以,所以当状态好起来的时候,我的成绩直接迈入了年级前列。不过那时候也差不多已经大三了,同学们大多数也都开始考虑工作和实习的事情了,我却像仍然活在高中一样,在乎成绩给我带来的安慰,沉溺于“生活终于对我好一些了的”的感觉。这直接造成我实习期间在工作能力上又差同龄人一大截。加上我社交非常费劲,毕业就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噩梦。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抑郁症真的能彻底毁掉一个人”。上一次有这个感觉还是在高一成绩一落千丈的时候啊。既然彻底毁掉了之前那个看起来正常的躯壳,那就干脆重生吧。我决定跨专业读研。我想有个真正的自己:——如果不是被父母逼迫着成为曾经优秀的自己,我就不喜欢学习了吗?当然不是,我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人类学,进化心理学,神经科学,我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如果不得这个病的话,我会是什么样的呢?高中时我在学习生物竞赛,也曾经是开心且会发光的女孩子啊。终于,我成功地去掉外在的枷锁,找回了内心最原始的火焰。确定目标之后,几经周折,我收到了UCL的硕士offer。你看,我终于有一个敢说出名字的学校了。我回来了。

03

老师说的话我也想过。比起“不放过自己”,更好的形容是,我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可能性。在看病、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我也见过不少专业领域中有名望的老师,对我的评价都是“如果你的状态好起来了一定有很大的能量”。能量大不大我不知道,我暂时也不配接受过高的期待。但是,抑郁症让我明白,人生很短,一定要快乐,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现在我努力学习,和自己较劲,也未必是要向别人眼里的优秀和成功看齐,只是纯粹为了能让自己开心,能让自己觉得活着值得。抑郁八年之后我才明白,我自己认为的“活着有意义”,并不比家人和社会认为的“活着有意义”要低级。也许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才十几岁二十几岁,请你记住,抑郁几年然后重新认识自己也认清方向,这时间花得值得。或许你还处在觉得自己很差、不配活下去的阶段,但是你要知道,几十年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尽头自然会来,不需要你主动去寻找。所以请在这几十年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祝福你找到属于你的道路。最后公布今日互动话题:你也有过因为抑郁症休学的经历吗?你在其中经历了哪些困难,是否也有些收获呢?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

END

-作者-

安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硕士在读,自由撰稿人,蓝星人志愿主创团核心成员。曾患抑郁症9年,现已痊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cs/1255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