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67岁的泉州人老林
得了食管癌
不到4个月就去世了......
今年9月,他的儿子大林
也得了食管癌
大林提醒家人做体检
结果,41岁的侄儿小林
也被查出癌前病变
……
在福建,大林的家族不是特例
尤其是在闽南地区
不少家庭有食管癌家族聚集的现象
尤其是近年来
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且趋于年轻化
与烟酒过度、喜吃烫食有关
食管癌有什么症状?
如何进行防治?
祖孙三代都患食管癌
吞不下东西,他们以为是咽炎
刚做完手术的大林,医院,目前病情稳定。
大林说,近半年,他常胸闷、腹疼,以为是胃病,吃了胃药不见效,又觉得喉咙不舒服,以为是慢性咽炎,直到一个月前,他胸口堵得慌,干饭咽不下,医院做了检查,才发现食管癌。随后,医院做手术治疗。
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陈椿教授询问“有家族史吗?”
医生的提问,勾起了大林的伤心事。5年前,大林的父亲也是进食困难,被查出食管癌,因为发现太晚,错过手术时机,老人连药都吞不下,不到4个月就去世了。
大林查出食管癌后,也督促家人做了体检,侄儿小林也做了胃镜,检查报告显示,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就是癌前病变,再不注意,也会变成食管癌。
为啥一家三代得食管癌?
大林很懊悔
家人都爱喝热茶、喝酒
且常聚在一起喝几杯
人的食道壁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了,食道黏膜就容易烫伤,常喝烈酒、嗜好吸烟,吃得太烫、太硬、太快,黏膜反复受伤、修复,容易引起黏膜质的变化,甚至发生癌变。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大部分就诊已是中晚期
食管癌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可能是家族的基因有易感性
防治关键是要改善饮食习惯,加强体检
最新的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也显示,在我省10个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8位、死亡率第5位。研究表明,食管癌大多是不良习惯引发的。
医院胸外科每年接诊的食管癌患者超过人次,他们大多爱喝热汤、热茶、咖啡,还有不少患者长期抽烟、喝酒。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
很容易误诊!
在临床上
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
我国超过8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
而在食管癌早期时就发现并进行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0%。
早期患者可通过食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费用较低,五年生存率在90%以上,大大好于中晚期患者的疗效。实际上,九成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早期是有轻微症状的,比如进食时吞咽不畅,有阻滞感;患者本身可能不容易感知,或者不以为意,但医生通过内镜检查可以发现。然而,医院数据显示浅表食管癌的诊断率不足2%很多时候食管癌的轻微症状容易和咽炎、食管炎、胃炎混淆起来,隐蔽在这些诊断之下。诊断例数少,影响早期诊断实操的累积和比照,有碍提高诊断水平,这又导致诊断率难以提高。医生提醒:如果吃东西时,心窝、胸骨后有烧灼、针刺感,常返胃酸,或有家族遗传,都要及时检查。
酗酒、爱吃烫食、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40岁以上应每年做一次胃镜。
一些早期的食管癌可以治愈。
退休夫妻二人爱嗑瓜子
两人同患结肠癌
武汉一对年过六旬的退休夫妻
每天瓜子不离手
近日,两人都出现便血症状
经肠镜等检查双双确诊为结肠癌中晚期
(↑戳图可跳转链接)
他们夫妻二人并无家族肠癌病史,排除一系列肿瘤诱发因素后,医生判断其结肠癌发作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市面上出售的瓜子,生产过程中用到大量香料、食盐、糖精。
其中,香料中含有的黄樟素有轻微毒性,少量摄入对人体无碍,长期大量食用则会引起蓄积性中毒,导致肠癌和肝癌的出现。
一些腐烂变质的瓜子,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也会加重对身体的伤害。
大家日常生活应注意饮食均衡
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
含粗纤维比较多的食物
出现不明原因的
便血、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时
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整理自海峡都市报、武汉晚报、长江健康传媒、中山日报
编辑/倩玮
责编/纯纯
厦门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