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西化及生活压力的增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代医学通常将先进的实验设备及临床症状相结合,使诊断更加准确和直观,即便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有所成就,但是仍然未明确其病变所有的病因病理,以及用药单一局限,使患者在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需要长期用药维持治疗,若重症反流性食管炎药物无法控制者,还可采取手术治疗,虽疗效确切,但手术费用较高且创伤性较大,患者往往不易接受。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中医药治疗。导师谢晶日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提出胆热犯胃型的胃食管反流病并不少见,运用中医药特色治疗本病疗效可观,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聆教诲,获益良多,遂将导师常用药简介如下:
1.黄连,味苦性寒,能入阳明胃、少阴心、太阴脾、厥阴肝、少阳胆经,能泄一切有余之湿火。《珍珠囊》中谓黄连其用有六,一用泻心火,二用除中焦湿热,三用诸疮,四用去风湿,五用赤眼暴发,六用止中部见血。用于治疗本病中其作用有二:其一,黄连善清中焦之湿热,尤善清胃火,兼清肝胆之火,清泄胆热,胆火清则不再犯胃,症适用于胆热犯胃所导致的呕吐吐酸。其二,黄连能入少阴心经,善清泄心火,木为火之母,泄心火则能助清肝木,本病由胆火波及心胃,治疗时配伍泄心药,一药多功。
2.吴茱萸,辛散苦降,性味燥烈,有小毒,既能温中散寒止呕,又能疏肝解郁消胀。《本草纲目》中吴茱萸可“开郁化滞,治吞酸……”。黄连、吴茱萸: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强相关性,二药相合,药量配伍比例为6:1,正是名方左金丸。导师谢晶日教授常根据症状特点而调整用量比例。方中黄连苦寒清火,应重用为君,吴茱萸辛热,疏肝解郁,散寒止呕,反佐制约黄连之苦寒,两药联用,一清一温,辛开苦降,共奏清热制酸之效。
3.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退热截疟之效。也可调理全身气机,有助于调节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是谢师常用治疗脾胃病之药。本品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轻。但因其性升散,易劫肝阴,肝风内动、阴虚火旺者忌用或慎用。《神农百草经》:“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4.枳壳,苦、酸、辛、温,《药品化义》入肺、脾、胃、大肠四经。功效利气、宽中、行痰、消积、消痞。《医学启源》:“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枳壳与枳实的功效基本相同,但更长于行气开胸,宽中出胀,导师选用枳壳使治疗作用更缓和。柴胡解郁而升清阳,枳壳行气消积而降浊,二药成理气药对,一升一降,一开一合,调理气机,行气开郁,气行则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