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中国每3分钟就有一人因它死亡

时间:2018-6-22 21:17:32 来源:食管炎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根据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个中国人因食管癌而死亡。

我国中部地区食管癌高发

食管是连接下咽部到胃的细长通道,食物就是通过食管从口咽部进入胃的。食管癌就是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食管的任何一个部位,食管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食管癌发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上患者居多,有种族和地区聚集倾向。我国中部地区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西等省部分地区的太行山脉一带。

哪些原因会导致食管癌

食物中致癌物质的刺激和某些理化因素是引起食管癌的重要原因。同时,酗酒、吸烟、基因突变、遗传因素、食物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等,也在食管癌的发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亚硝胺类物质和真菌霉素

许多动物实验已经证实,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实验动物的肿瘤。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研究表明,当地酸菜食用量和食管癌发病率呈正相关。当地居民喜爱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真菌和硝酸盐、亚硝酸盐,这些真菌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还能增强亚硝胺的合成。而维生素A、C、E和钼、硒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加强硝酸盐类物质的致癌作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酸菜的食俗

食管疾病、食管损伤和食物刺激作用

在腐蚀性食管损伤、食管-贲门失弛缓、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其他人群要高。胃食管反流病中的Barrett食管,癌变率也比同龄对照人群高30-倍。

在生活习惯中,包括长期食用过烫、粗糙的食物,缺乏蛋白质,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吸烟,嗜酒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都和食管癌发病有关。

▲火锅这种高温烹调高温食用的食物也是许多人的心头好

遗传因素

食管癌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在癌症高发家族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抑癌基因的点突变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

食管癌早期症状

比较悲剧的是早期食管癌症状一般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忽视,结果导致发现时已是晚期。一般有下面情况出现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1、食物通过缓慢并且有停留感

当你正在吃东西的时候,食物通过的时候很缓慢并且还有一种停留感,这会就得注意了。因为食管口变小了,食物下咽困难,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的时候,进食之后就立马消失,而且跟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就算是饮水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2、咽喉部有干燥感跟紧迫感

经常感到下咽食物的时候不顺利,而且还伴有轻微的疼痛感,会有干燥、发热的感觉,特别是在吞咽比较粗糙食物的时候更为明显,此外这种早期症状的发生是跟情绪波动有关的。

3、食管内有异物感

食道癌患者自觉某一次因为吃了粗糙的食物而将食管擦伤,或者为误将衣物吞下而留在食管内,有这样类似的比如米粒或者蔬菜的碎片附在食管上,导致吞咽不下去的,即便是没有疼痛的感觉也跟进食没有关系,就算没有吞咽的动作,也仍然感觉到有异物存在的感觉,异物感的部位多跟食道癌病变的位置互相吻合。

4、胸骨后有闷胀感

只能隐约地感到胸部不适,既不能指出不适的部位,也难以叙述不舒服的具体情况。

5、胸骨后疼痛

胸骨疼痛这种症状多发生在早期食道癌病人中,经常表现为咽下食物的时候胸骨有稍微的疼痛感,并且能感觉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作为针刺样痛。

诊断治疗要趁早

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食管癌的诊断并不困难。

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食管癌诊断的首选方法,食管钡餐、食管CT和超声内镜也是有效的检查手段,脱落细胞学检查则可以用于食管癌的筛查。

出现症状又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因此明确诊断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治疗。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与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手术:早期食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可达%,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90%,10年生存率达60%。因此只要心肺功能良好、肿瘤没有侵犯食管邻近结构、没有恶病质和远处转移,食管癌治疗还是首选手术切除。

放疗:食管癌主要是鳞状细胞癌,对放疗敏感。早期、中期患者不愿手术或因身体原因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都可以接受放疗。

化疗:化疗常用于不能手术或放疗的晚期患者,效果虽不满意,却是目前对全身转移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的推荐方案据报道有效率在20%-50%之间。

内镜治疗:对于病灶直径小,浸润深度未达到黏膜下层的食管癌,可以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也可以镜下放置食管支架来缓解梗阻症状。

总之,食管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与确诊时疾病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早期食管癌根治后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可以达90%以上。

预防食管癌从这两点入手

一是改善生活习惯和条件。戒烟限酒;不吃不新鲜和霉变的食物,不吃过烫的食物;改良疾病高发区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和水质污染的问题;使用维生素、叶酸治疗食管上皮增生等食管癌的高危因素。

二是科普相关知识,做好易感人群的监测和筛查。即使是健康无症状的人群,40岁以后也最好每1-2年接受一次胃镜检查。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食管癌高发区提升到4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胸骨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的,医院做相关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NK细胞防癌

NK细胞于40年前在外周血中被发现。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对抗癌细胞和病毒最强、最有效的免疫细胞,存在于外周血、肝脏、腹膜腔和胎盘中。

NK细胞对几乎所有常见的癌细胞类型都有杀伤作用,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淋巴癌、食道癌等;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具有杀伤作用。

NK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直接、灵敏、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它不需要提前"记住"癌细胞的任何特征,或识别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蛋白分子,在肿瘤早期或癌细胞很少的情况下即可发挥作用。因此NK细胞是医学界公认的抗癌第一道防线。

NK细胞平时就像巡警一样,游弋在人体血管中,行使免疫监视功能。当遇到癌变、病变或衰老的细胞时,即启动免疫防御功能。

NK细胞主要有4种杀伤作用:

杀伤肿瘤细胞——对持续产生的恶变细胞,及时地予以识别和清除。

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体内实验表明,NK细胞承担着人体第一道天然防线的作用,可清除受感染细胞,防止病毒扩散。

杀伤胞内寄生菌——NK细胞还能杀伤细胞内的分枝杆菌、李斯特菌以及利氏曼原虫等寄生菌。

杀伤真菌——白色念珠菌寄存于人类皮肤、消化道和口腔,NK细胞在抵抗白色念珠菌中担负重要作用,可直接杀灭真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bfz/910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