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您用错了这两种药水一起使用剧

时间:2017-7-22 19:02:38 来源:食管炎

在惠州生活,看「惠州新闻」

有小伤口的时候,您会怎么处理?

先清洗伤口,再上药?

有些人在处理伤口时

把碘酒和红药水一起使用。

有一种说法是

“碘酒和红药水一起用会汞中毒”

究竟是不是真的?一起来看看吧。

碘酒又叫碘酊。汞溴红,就是红药水的学名。它们都是常见的皮肤消毒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皮肤出现意外损伤,可能都会选择擦一些消毒剂。可是在网上有这样一个传言,说碘酒和红药水一起用,会引起碘化汞中毒。

同样是皮肤消毒剂,碘酒和红药水真的不能一起用吗?记者买来了这两种药水,然后又准备了另外两种常用消毒剂,紫药水和酒精,然后上街做了一个街头小调查,结果大家的选择也是五花八门。

为了得到准确的答案,记者决定找专家咨询。

加料这些皮肤消毒剂应该怎么用?

碘酒

碘酒又称碘酊,一般为2%的酒精溶液,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酒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而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分钟可杀灭各种细菌、霉菌及细菌芽胞。其杀菌力强于红药水和紫药水。

作为一种皮肤消毒剂,碘酒主要用于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但碘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所以,碘酒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以及口腔、鼻腔和阴道等粘膜上。当皮肤用碘酒消毒后,要用酒精脱碘。碘酒的穿透力强,且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故可用于未破溃疮疖、跌打扭伤的外涂,可消炎退肿。

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勿与红药水(汞溴红溶液)一同使用,因为这样会产生碘化汞,碘化汞是剧毒。

红药水

红药水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起杀菌作用,对细菌芽孢无效,红药水不能与碘酒一齐使用。这是因为红药水中的红溴汞与碘酒中的碘相遇后,会生成碘化汞(HgI2)。碘化汞是剧毒物质,它对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能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能引起皮肤损伤,黏膜溃疡。如果碘化汞进入人体后,还会使牙龈发炎,严重时可使心力衰竭,所以在伤口处不能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

对皮肤无刺激性。

不能用红药水去消毒那些大面积伤口。

碘伏

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也可用于手术前手和其他皮肤的消毒手、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阴道手术前消毒等。口腔、创面、伤口粘膜消毒:用有效碘含量为0.05%(无菌蒸馏水稀释10倍)的稀释溶液擦拭消毒5分钟或冲洗消毒5分钟(粘膜消毒限医疗机构诊疗用)。勿与汞类拮抗药物同用。碘伏消毒液对二价金属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

对皮肤刺激性小。

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但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酒精度高,制成品出量高,含酒精以外的醚、醛成分比酒多,不能饮用,但可接触人体医用。是植物原料产品。

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皮肤刺激性强。酒精不用于破损伤口的消毒。

双氧水

双氧水又叫过氧氢溶液,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杀灭厌氧菌,如破伤风以及冠周消毒。

皮肤刺激作用弱。

紫药水

甲紫溶液(俗称:紫药水)面部有溃疡性损害时应慎用,不然可造成皮肤着色。治疗鹅口疮时,只在患处涂药,如将溶液咽下可造成食管炎、喉头炎。涂药后不宜加封包。大面积破损皮肤不宜使用。本品不宜长期使用。本品属三苯甲烷类染料消毒剂,能与微生物酶系统发生氢离子的竞争性对抗,使酶成为无活性的氧化状态,而发挥杀菌作用。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它革兰阴性菌和抗酸杆菌几乎无作用。本品毒性小,对组织无刺激,且能与坏死组织凝结成保护膜,起收敛作用。

广告

大家都在看

?惠州3月好天气余额不足!听说剩下的日子都可能是雨雨雨……

?惠州机场往返南京、贵阳航线本月26日正式开通!现在就可以买票啦!

?惠州江北今年内将添3个公园和14公里绿道!休闲又有好去处啦!

·END·

惠州新闻

来源:央视财经丁香园

《惠州新闻》编辑:方程小伊

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转载请注明:惠州新闻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ㄥ灏戦挶
鐧界櫆椋庣粓浜庢不濂戒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bfz/735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