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
医生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治疗疾病,同时可以利用职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向更多人传播正确、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医生,甚至是医疗机构应该肩负起的社会责任。
医生,呼气试验数值2.3是阴性吧?这次我应该是杀菌治疗成功了吧?
王女士(化名)拿着自己14C呼气试验的报告有些激动。
三年前,王女士第一次单位体检呼气试验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听身边的同事们都说没什么关系,于是自己在药店买了“杀菌”药物吃了几天,也就把这个事抛之脑后了。
没想到第二年体检,呼气试验数值更高了,这下她有些紧张了,赶紧拿出手机上网查查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一查王女士彻底慌了。网上说幽门螺杆菌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再联想到家里刚有亲戚查出了胃癌,王女士十分紧张,马上联系了在日本的朋友,医院代购回来了三联杀菌药物。
可是没想到,再次复查还是阳性!
几经周折,王女士来到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在详细了解患者年龄、胃肠道症状、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既往杀菌方案、抗生素用药史等情况后,医生建议王女士再做个胃镜检查,同时做了幽门螺杆菌培养+药敏检查。
最终,医生为王女士制定了14天的药物治疗方案。停药1月后,王女士成功根治了幽门螺杆菌,她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被列为I类致癌物,根据世界胃肠组织保守估计,幽门螺杆菌的全球感染率约为41%至72%,即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9%,也就是说,身边每10个人中,就有6个人正在感染或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这些场景下,也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从口腔进入人体后,黏附定植在胃黏膜小凹及其邻近表面上皮而繁衍,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和终身感染。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有什么症状?
实际上,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并没有消化道症状。
可能出现的症状
仅约15%-20%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其主要表现为胃部疼痛。较不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
5%-10%患者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腹胀、早饱、嗳气等。
约1%患者发生胃恶性肿瘤,包括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
但所有HP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也就是HP胃炎。
幽门螺杆菌与哪些疾病有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
除了胃部疾病,幽门螺旋杆菌还参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发展。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
非侵入性检测
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试验和血清学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包括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无创伤、方便,HP检测准确性相对较高,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试验,也是目前很多体检套餐中经常包含的项目之一。
胃镜取材检测
包括快速尿素酶实验、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
目前推荐铋剂四联(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菌药物)作为主要的经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疗程14天,并且强调初次根除率和个体化治疗。
常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呋喃唑酮等。
但具体如何治疗、是否需要治疗,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必须找专业医生进行处理,绝不可自行治疗,否则像王女士之前做的那样,会适得其反!
幽门螺杆菌首次根除非常重要,正规治疗根除率约80%-90%,部分患者因各种因素导致杀菌治疗失败,需详细评估后再次治疗。
Notice
我国最新出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该《共识》认为:
幽门螺杆菌不是益生菌,是传染病,根除之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
根除hp利大于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某些疾病呈正相关
在根除方案的选择上,摒弃此前的标准三联疗法,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
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提问
Qustions解答
Answers
Q1
我的菌需要杀吗?
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一定要杀;
如果你是个孩子(<14岁),一般不用查不用杀;
想降低得胃癌的风险,可考虑去杀。
Q2
我的菌杀掉了吗?
必须要等停药后一个月复查。
复查做什么检查?
C14或C13呼气试验。
Q3
需要巩固治疗吗?
答案是:不需要。
你并不需要巩固治疗,吃完即可、阴性即可。
Q4
为什么胃还是不舒服?
本来以为吃完药胃就舒服了,但事与愿违,胃依然老样子,可能还更严重了。
为什么,怎么办?
(1)菌没有杀掉
毕竟药不是万能的,有可能没有杀掉,但再吃杀菌药也没有用。
如果难受可以忍,那就不吃药;
如果难受不能忍,肚子胀吃动力药、反酸吃胃黏膜保护剂
如果吃了都不行,吃了拉唑类的药,那就再停药一个月后复查。
(2)药的副作用
毕竟吃的药里面,有两种抗菌药,有的对胃刺激比较大。
如果过了几天还不好,就尽量只吃点对症药物。
(3)不是菌的错
使胃不舒服的因素很多:比如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
需要做个胃镜看下究竟是什么问题,幽门螺杆菌检查不能取代胃镜。
(4)胃功能问题
如果胃镜没啥大问题,可能胃不舒服是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它本身不是胃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系。
(5)不是胃的错
尽管,你是胃的那个地方不舒服,但也不一定是胃的问题
因为,可以让那个地方不舒服的原因,实在太多:胆囊、胰腺、肠道、心脏......
你要去找医生查一查、看一看,可能得了“假”胃病。
还有太多的话来不及说
但请现在记住
一个月后复查
不需巩固吃药
让胃舒服起来
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希望看到你拿到复查报告时
那灿烂的笑容
祝身体健健康康,小胃开开心心!
医院医院重点建设科室,开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科室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长期坐诊副高以上职称专家5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
消化内科常规开展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
消化医院六楼,环境优雅、温馨、舒适。科室拥有先进的日本奥林巴斯内镜主机系统,规范的内镜消毒及清洗系统。常规开展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HP培养及药敏检查,常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胃肠道早癌筛选和精查,以及胃肠道异物取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各种止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切除治疗等。
优势技术
内镜精细检查
更高的技术要求,普通胃肠镜检查无法完成
染色内镜:小病灶的检出率比正常方法提高2~3倍。
内镜窄波成像术:电子染色内镜提高病灶检出率。
放大内镜:可放大60~倍,接近实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对检查医生的更高要求,须由专业医生完成
更专业的内镜检查技术;
对可疑病灶的高识别力;
对下一步检查及处理的丰富临床经验。
内镜清洗工作站
专家团队
徐国缨
上海交通医院
主任医师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胆汁返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肾功能不全、过敏性哮喘等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尤擅长肿瘤术后中药调治。
周三上午预约门诊
莫剑忠
上海交通大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内科消化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胃肠动力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和消化道内镜的诊断。
周四上午
需提前预约
张哲永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对消化系统少见病、罕见病如胃肠淋巴瘤、间质瘤、异位胰腺、囊腺病等的诊断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擅长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包括内镜下胃肠疾病诊断、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技术等。
周一全天、周三全天
欧平安
医院
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消化道内窥镜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如胃肠道癌前病变的诊断,炎症性肠病诊断,对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套扎治疗、溃疡等急性活动性出血病变,内镜行粘膜下注射止血治疗、取异物、息肉摘除治疗等。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盛珏
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窦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慢性肝病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早期胃肠肿瘤、恶变病例等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诊疗技巧对内窥镜检查(胃肠镜)的操作熟练、细致,内窥镜下诊断精确,对无痛胃肠镜的检查具较深刻的体会。
周四全天、周六全天
叶子龙
医院
副主任医师
消化系统疑难病例的诊治,特别是溃疡病、反流性食管炎、结肠病等疾病的诊治。
周一全天
刘晏
主任医师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肠镜检查、脂肪肝、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内镜下的消化疾病诊治。
非固定,需提前预约
陈庆国
医院消化内科行政主任
诊治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以及常规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等。
周二、周四、周五全天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