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健康朋友圈栏目推出的中医版块
每期邀请浙江省的名医专家
普及权威中医药健康资讯
传承中医国粹、弘扬中医药文化
隆冬已至,除了抵御严寒之外
有些人的“老寒胃”也发作了
如何判断你是“老寒胃”?
生活中的哪些习惯会加重胃寒的发生呢?
如何让你的胃暖起来?
本期《乐道养生》
小编就医院中医消化科
陈永灿主任中医师
陈永灿
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医药专家
浙江中医杂志社社长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出版中医药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擅长: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性溃疡病、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理改变、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失眠、痴呆、顽固性咳嗽、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亚健康的调理及中老年养生指导。
一、什么是“老寒胃”
“老寒胃”是民间的说法,中医指的是以胃寒为主的老胃病。胃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过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阴寒凝滞胃腑的证候。平时怕冷、口淡不想喝水、冬天四肢冰凉、胃口不好、常感疲倦无力的,多数为脾胃虚寒之人;而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或排便粘滞不畅、脾气暴躁的,多为胃热之人。
二、“老寒胃”的表现有哪些?
胃寒,即胃脘怕冷,自觉胃部也就是心窝这个地方隐痛或胀满,或痞闷不舒,大便偏稀,甚则腹痛腹泻,神疲乏力,胃口不开,打嗝,恶心,睡觉不好等。遇冷则发作或加重,特别是进食冷饮、生冷瓜果,像现在天气变冷后症状明显。
三、“老寒胃”的病因有哪些?
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病人有脾阳虚衰的体质或倾向,这种体质可以由先天不足、长期劳倦、饮食无节、起居无常、久病缠身等因素造成。加上有基础性疾病,也就是老胃病,譬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食管炎、十二指肠炎等疾病患者。
1.饮食不节:胃寒患者多由于生冷食物或者冷水的刺激,造成胃黏膜的损伤。
2.生活习惯:常常不按时吃饭,饱一顿饿一顿,冷热交替进食,久而久之会造成胃寒。很多爱美的时尚女性还是喜欢穿短裙,着装不够暖和。腹部的保暖功夫不足,容易使胃部受凉,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这也会引起胃寒。
3.精神因素: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熬夜,精神压力大也是促进胃寒症状加重的重要原因。
4.天气原因:胃寒患者多怕天冷,常常由于天气变冷而经常性的胃痛、腹痛、腹泻等。
四、冬季如何防治“老寒胃”
对于“老寒胃”,需要防治结合,脾胃虚寒要调理——脾要健,寒要散,阴阳平衡,补中有通,便于运化。
对于胃寒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调理,对身体也大有益处。如在大冬天,要保暖,特别腹部不能受凉。饮食可以温和一些,古代有张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就有暖胃的作用,另外服用膏方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如何选用膏方?
脾胃不太好的人可以通过吃“开路药”,增强肠胃功能,以利于膏方的吸收。当然,如何开好膏方也很有讲究,既要进补,又要治病,整体要平衡,还要气血流通,要有灵动感,要有健脾助运的元素,除了黄芪、人参、白术等补气药,我常加点陈皮、砂仁之类,通补兼施,效果更好。
此外,“老寒胃”们要对膏方有正确的认识——膏方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剂型,膏方≠补药。患者要端正观念,明白膏方并非越贵越好。符合个体体质,“对号入座”,吃的舒服,才是最好。
了解更多胃病养生资讯北京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哪里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