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食管壁内假性憩室

时间:2017/10/9 16:41:48 来源:食管炎

食管壁内假性憩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其特点是食管深部粘膜腺导管扩张,导致食管壁内形成假性憩室。有时会造成误诊和不必要的治疗。现结合印第安纳大学的NicholasKoontz医生在auntminnie上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患者男性,吞咽困难。

影像学检查及发现(图1~图4)

图1食道显影示咽部未见明显异常,食管中段可见长段的狭窄,狭窄两端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食管粘膜。可见多个细小烧瓶样钡剂影,似位于食管外

图2食管中段可见长段的狭窄,狭窄两端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食管粘膜,可见多个细小烧瓶样钡剂影

图3食管中段可见长段的狭窄,狭窄两端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食管粘膜,可见多个细小烧瓶样钡剂影

图4示食管中段可见长段的狭窄

吞咽检查和食道显影示咽部未见明显异常。环咽肌功能未见异常。未见食管外压迫或食管位置偏移性改变。食管中段可见长段的狭窄,狭窄两端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食管粘膜。可见多个细小烧瓶样钡剂影,似位于食管外,不与食管腔直接相连。狭窄部位钡剂通过流畅。

诊断

食管壁内假性憩室伴管腔狭窄(EIPD)

鉴别诊断

食管壁内假性憩室、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憩室

讨论

食管壁内假性憩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其特点是食管深部粘膜腺导管扩张,导致食管壁内形成假性憩室。与真正的食管憩室不同,这些囊袋全部位于增厚的食管壁内。该病非常罕见,占所有接受食管造影检查人群的1%。

实际上,在一项包括位食管造影检查人群中,EIPD约占0.15%。有趣的是,在「正常的」食管标本中,约55%的患者可发现早期EIPD的组织学改变。

EIPD几乎均发生于成年人,典型年龄为45-65岁。在 发表的一篇关于EIPD综述中,仅有不到10名儿童患者。男女比例为3:2.

EIPD的病理学基础尚不完全明确,但似乎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慢性炎症使导管周围发生纤维化,进而压迫导管开口。这与EIPD典型组织学表现相一致,即食管深部粘膜腺体排泄管扩张。

EIPD常合并糖尿病(20%)和慢性饮酒(15%)。而且,该病还常与食管狭窄相关,狭窄可长可短。这种狭窄常见于中上段食管,但远端食管也可发生,尤其是合并有消化性狭窄时。

其他常见相关性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胃食管返流疾病、白色念珠菌食管炎、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疱疹性食管炎以及食管癌。少见的可合并如食管蹼(如Plummer-Vinson综合征)、陈旧性烧灼性损伤、肺结核和免疫缺陷。也有病例报道称EIPD合并滴虫病。

EIPD可表现为间断性或慢性渐进性吞咽困难。此外,还可位偶然发现,完全无症状。并发症罕见,最常见的为因两个或多个假性憩室相连而形成壁内线状结构改变,

但该并发症并无严重的临床后果,而且平片上容易与溃疡相混淆,进而造成不必要的治疗。假性憩室穿孔、憩室周围炎、纵隔炎和滴虫性阴道炎也有文献报道,但极其罕见。

影像学诊断

EIPD的影像检查包括正位、侧位和斜位的钡餐。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病理特征性的多发微小、充钡的烧瓶状囊样影,似漂浮于食管腔外(实际上其位于食管壁内)。

由于假憩室内钡剂充盈不完全以及排泄管颈部狭窄,食管造影上该假憩室表现为不与食管腔相连。假憩室直径约1-4mm,颈部狭窄不足1mm。假憩室呈节段性或弥漫性分布。

有时可见壁内管状改变,这是由于假憩室之间相通导致,通常表现为0.3-7cm的线样钡剂影,平行于食管腔,常见于弥漫型EIPD。此外,可合并食管狭窄,长度不定。

假憩室延续分布到食管狭窄的近端和远端。这种狭窄通常为良性改变,但不排除恶性可能。CT是诊断EIPD 检查方法,可显示包括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壁内积气和憩室周围炎和\或脓肿(继发于穿孔的罕见并发症)。

编辑

巩涛

责任编辑

陈曦

投稿与合作:chenxi

dxy.cn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
白癜风遮盖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804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