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下午,医院胃食管反流病(GERD)多学科学术沙龙召开。医院各学科专家共聚一堂,讨论胃食管反流病学术前沿及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推动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领域共同发展。会议由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吴继敏主任及医院消化内科刘建军主任主持。
吴主任指出,GERD是一种常见疾病,因GERD引起的食管外症状鲜为人知而常被误诊误治。临床证实有74种久治不愈的常见症状与GERD有关,其相关疾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咽炎、反流性咳嗽、反流性鼻炎、反流胸痛综合征、食管裂孔疝等。同时,GERD诊治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心内科、心理科、营养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相关,因此加强多学科交流、协作尤为重要,这也是此次学科沙龙召开的目的。
随后,吴继敏主任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涉及到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及手术指证的把握,以及通过多年的术后跟踪随访,验证了内镜下射频治疗、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良好疗效。
医院消化内科王瑞玲主任为大家带来的是《嗜酸性细胞食管炎的中国现状》,通过典型病例为我们详细讲解嗜酸性细胞食管炎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案,以及与胃食管反流病的鉴别诊断。
呼吸内科王英主任强调了GERD与慢性咳嗽的相关性。她指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指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特殊类型。40%~68%的GERC患者伴反酸、胸骨后烧灼感及嗳气等典型反流症状,但也有不少患者以咳嗽为 表现。且咳嗽多发生于日间和直立位,可见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进食酸性、油腻食物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同时,王主任介绍了胃食管反流性相关咳嗽的诊断及治疗,并指出,强效PPI治疗,可显著改善GERD伴慢性咳嗽症状。
今日话题很多文献提示“咳嗽多发生于日间和直立位”。但胃食管反流病多以夜间平躺位时加重,各位看官怎么解释这种现象。耳鼻喉科徐金操主任对《咽喉反流性疾病诊疗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咽喉反流是已经证实的GERD食管外表现,并且症状及体征多样,缺乏特异性,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需明确诊断。GERD的诊断方法包括典型的烧心、反流症状的判断,简便有效的PPI试验以及GERD诊断的金标准24hpH监测。但PPI试验对于伴有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尤显优势,共识推荐疑诊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患者,可进行至少8周的PPI治疗,如有效即可确诊。同时,共识推荐将24小时pH监测作为客观诊断手段。
咽喉反流引起喉接触性肉芽肿
(蓝色箭头)可见右侧声带突区一淡黄色肿物,表面光滑,分叶状;另见室带肥厚(黄色箭头),遮盖喉室(喉室消失)和部分声带,这种情况还是考虑手术切除吗?效果会好吗?
医院胃镜室李长政主任介绍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学。他指出,Barrett食管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并有发生腺癌的可能,同时,通过病例分析解说了如何在内镜下进行鉴别诊断。李主任还介绍了GERD内镜下的治疗技术,包括内镜下缝合治疗、内镜下全层折叠术、内镜下注射技术、内镜下射频治疗等。而Barrett食管的内镜治疗包括热消融(多极电凝术、氩光凝固法、激光)、光动力学治疗及内镜下切除,有明显食管狭窄者可进行食管探条或球囊扩张术。
今日话题Barrett食管是内镜检查报告中经常出现的字眼,而大家对此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百度后发现有个“癌前病变”的帽子,更让人惊恐万分,那么到底哪种Barrett食管需要重视呢?医院心理科史杰主任介绍了GERD心身一体化理念。首先,史主任解读了压力模型的构成,潜在的压力源(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可使个体感受到压力,但由于个人认知、工作经验、社会支持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差异,压力的产生会使个体做出相应的压力反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的正性或负性反应。
之后,史主任指出,可通过对GERD进行病因识别,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确定无生理检查的证据以及消化系统和其它躯体不适等,则有可能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若只是生理表现,对于出现的心理困扰和情绪障碍可对症进行辅助心理治疗,可促进生理功能的康复。但无论有无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咨询与治疗都不可或缺,即心身一体化理念。
今日话题心理疾病、心里问题,是很多人不想听,也不愿意去接受的话题。不过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9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里咨询可以很好的排解不良情绪,让自己身心得到放松。如果医生建议你去看心理科,你会怎么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释,你会更容易接受心里咨询呢?医院营养科李惠子主任介绍了GERD的营养治疗。李主任指出,GERD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GERD与体重、饮食、生活方式等相关,肥胖、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GERD发生的危险因素。 化减重、个体化饮食指导、多方位的健康指导及应用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肠内营养)是GERD营养治疗的主要途径。
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胡志伟博士强调了24小时pH-阻抗监测在反流相关性疾病检查中的重要性。通过病例分析解读了如何进行GERD的诊断与治疗,以及GERD食管外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介绍了24小时pH-阻抗监测在GERD诊治中的使用技巧及其重要作用。
他指出,pH-阻抗检查的应用表明GERD属于酸相关性疾病,为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GERD提供依据;pH-阻抗检查增加了GERD的检出率,在GERD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pH-阻抗检查对于食管症状与反流的相关性分析,为反流相关性食管外症状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建议,对于怀疑为食管外症状的患者可积极行pH-阻抗检查。
此次会议由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组织牵头,多学科专家积极参与,旨在加强学科间交流学习,解答交叉学科间的疑点与解决方法,促进各学科共同发展,进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结语
我们希望这篇报道对你有些许作用,更希望胃食管反流病能够因为我们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患者,更多的医生去认识了解。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将要有什么想法,请与我联系,谢谢你的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