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的ldquo吸血鬼rdquo

时间:2022-1-22 12:32:30 来源:食管炎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949444251024599&wfr=spider&for=pc

患者祝某,82岁,因反复胸闷气浅1月入住我科,既往贫血多年,曾多次输血。此前多次住院均未明确贫血原因。此次入院后查血红蛋白48.0g/L。大便常规提示隐血试验??。

入院血常规结果

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完善胃镜检查,胃镜提示:1、霉菌性食管炎2、十二脂肠钩虫感染。

予驱虫、补血治疗后出院,三月后来院复查血常规结果

什么是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显微镜下的十二指肠钩虫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体内的钩虫有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两种,成虫外形相似,均为鱼钩状小线虫。雌虫长9~12mm,比雄虫大。虫体前有一大口囊,内有两对钩齿(十二指肠钩虫)或一对切板(美洲钩虫),专用来附着于肠粘膜。成虫寄生在小肠内,交配后雌虫每日可产卵~3o,个,随粪便排出人体,在25~3o℃的松软土壤内发育。5~8月时气候温暖、雨量多,适宜幼虫发育。l~2天内虫卵可发育成杆状蚴,再经两次蜕皮,成为感染性丝状蚴,与人皮肤接触后很快钻人人体,移行到小肠,发育成成虫。可见钩虫患者是传染源。其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在外环境发育成幼虫,再经手、脚等部皮肤入侵到别人体内,导致感染。

显微镜下的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钩虫从土壤传播到人体的过程

粪口传播是感染钩虫病的最主要途径

钩虫的预防

减少和控制钩虫病必须坚持采取驱虫治疗、加强粪便管理、保证饮用水的清洁卫生等措施。另外,广泛宣传普及钩虫病防治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饮生水,生食瓜果蔬菜要反复清洗,尤其要改变赤足下地劳动的不良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合作专科!常年医院消化内科权威专家坐诊、查房会诊及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

浙江大医院消化内科

许国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内科和消化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曾被选派至德国、日本留学、进修,是消化系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专家。擅长内科和消化内科疑难疾病的诊治,擅长各种消化道内窥镜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尤其是超声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超声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华消化病学会老年消化病协作组副组长、浙江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消化内镜学会超声内镜组组长、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

浙江大医院消化内科

陈李华消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从事消化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在疑难病症、重危急诊的诊断和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各种消化内镜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尤其在非麻醉下结肠镜的操作做到安全无痛、快速准确,深受患者和同行的好评。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双气囊小肠镜的检查,在小肠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娴熟掌握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粘膜下肿瘤剥离术(ESE),隧道法食道粘膜下肿瘤切除术(STER),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POEM),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各种论文数十篇

医院消化内科,常年每天开展胃肠镜检查及胶囊肠镜检查,每周一、三、五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1334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