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老呼吁经常性胃酸胃烧心从中西医的角度看

时间:2021-11-5 16:08:14 来源:食管炎

说起胃烧心大家可能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胃烧心是一种胃部疾病的表现症状,因为我们的胃部内有时候会分泌一些胃酸,这种胃酸会让人们产生反胃的情况,同时也会出现胃里有烧灼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胃烧心,那么胃烧心是怎么回事呢?一、中医解释胃酸烧心原因1、脾胃湿热:胃为水谷之海,主纳谷,凡水谷无不先入胃,若受寒受热,蕴于中焦,或其人饮酒过度则化热生湿,湿热既久,伤及脾胃,则中宫如同火灼样烧灼感。2、阴虚内热:凡人脾胃病郁久,或内伤七情,郁而化火,火郁伤阴,阴虚内热,五内煎熬,阴液不足,则心中如同火灼样感。3、热物所伤:过食热物,饮酒过度,或食物过快,伤及食管及胃,亦可导致物理性损伤,而致进食时即有火灼样、刺破样感觉。此病程一般较短,经过饮食及药物治疗,很快即可恢复。二、西医解析的烧心1、胃烧心也就是指我们的心窝的地方有比较强烈的灼烧感,又或者是火辣的感觉,我们胃中的酸水往上涌,吃东西比较困难,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胃酸反流的症状。2、有人以为烧心是心脏病的症状,其实,烧心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3、很多疾病都有烧心的症状:(1)肥胖和食管裂孔疝:肥胖孕妇较一般孕妇易发生胃烧心,这提示肥胖症可削弱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功能,某些疾病也能导致孕妇发生胃酸烧心,如食管裂孔疝等。(2)药物:阿托品、普鲁本锌、胃复安、氨茶碱、胆茶碱等抗担碱药和茶碱衍生物能松弛食管下段括约肌、诱发胃酸烧心。(3)饱食:特别是高脂肪食物,喝大量饮料都会诱发或加重胃烧心。饱食喝大量液体积聚在胃肠,可使胃内压力增加,使胃酸易于反流。高脂肪饮食在通过胃和十二指肠时,可引起肠内的一些胃肠激素分泌,有些激素可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易于胃酸反向流入食管。(4)烟酒:烟、酒可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而增加为胃酸烧心的发生机会,咖啡、巧克力、浓茶也有类似作用。(5)其他疾病因素:除了以上因素还可能是由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不完全梗阻这些疾病导致,所以一定要先明确胃酸烧心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4、烧心轻的会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话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甚至出血,这些都是发生食管癌的危险因素。5、烧心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在我们吃完饭之后,或者是躺下的情况下,就会有我们的胃中的食物反流到我们口中的情况,又或者是表现出口中唾液过多。饮食不注意节制,生活无律,让外邪入侵,寒湿之气在体内逐渐增多,阴阳失调,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部分胆汁逆行反流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现象在人的体内皆有幽门螺杆菌存在,只是多少不同,胆不好,食物则在肠胃逗留过久,幽门螺杆菌就会得以繁衍生息,通过调理胆,才能让菌群恢复正常。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生活中也有一些天然的食材,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克星,每天吃一点,胃病不敢轻易找上门!1、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用树荣苦菜的习俗,《诗经》中就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明代还将其列为救荒食品,那时的食法是:采苗叶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净,油盐调食。味苦性凉,能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益肠胃,通便秘。做法是取干树荣苦菜15克,加水ml,放在锅里一起煮,(最好不要用铁锅,其他锅都行),水烧开后,调小火煮3-5分钟,煮好后取汤50ml-ml饮用,饮用前必须加红糖,红糖要深颜色的老红糖,其余放入冰箱或暖瓶备用,再次饮用时的树荣苦菜汤必须在烧开后加入红糖饮用,以前人们会用其充饥当饭吃。2、南瓜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它所含的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非常适合患有胃病的人使用,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3、菠菜还含有的纤维素还十分,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起到排便的作用。不过,菠菜中的酸含量过高,可以阻止钙物质的吸收,所以应该避免与豆腐、以及紫菜等高钙食物同时食用。4、常备苏打饼干,身边时常备着苏打饼干,虽然不是什么高级玩意,可中和胃酸的本事特别强。能防止胃酸侵蚀胃粘膜,胃饿的时候或者稍微有点不舒服就吃上一两块,很管用。5、西红柿西红柿能够加速肠道蠕动,并降低胆固醇,让血液变清澈,加快新陈代谢。西红柿可以生吃或煮熟了吃。把生的番茄切成薄片,拌一点蜂蜜,就成了一道健康低卡的西红柿沙拉。或者与其他食材一起烹调,榨成汁作为饮品也是不错的选择。胃火过盛不妨按揉两个“去火穴”1、内庭穴位于足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就像被门遮盖住的小房子一样,故名“内庭”。它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而“荥主身热”,是热症、上火的克星。按摩此处有去胃火、化积滞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因上火引起的牙疼、头疼、口臭、咽喉肿痛等不适。每天早晚可用大拇指点揉次左右;由于内庭穴比较隐蔽,也可以拿一个钝头的小木棒来按摩,使穴位刺激更充分。2、太冲穴在足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约1.5厘米的凹陷处。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对灭肝火效果良好,如头痛眩晕、面红耳赤、口苦咽干等。经常按摩有舒肝理气、通调三焦气机等功效。可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一侧太冲穴,3分钟左右后换另一侧,两侧交替按摩10~15分钟左右。每天操作前可以泡泡脚,使身体更放松,按揉时要用一点力度,以产生轻微的酸胀或胀痛感为宜。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1307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