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医院住院部心内一病房,我市著名心血管专家、副院长赵月,在以往所做的多学科会诊基础上再次组织了一场专门针对焦虑病人的“多学科会诊”。这次的多学科会诊配方明显又进行了升级,医院著名心血管专家关汝明,还医院心理学专家李海红,省级专家、外院专家与我院著名妇科专家赵一兵、心脏康复专家卜煌一同为患者分析病情,查找根源。
为什么说治病先治“心”呢?
因为每个焦虑患者的身后,都是一群人的无奈。焦虑不同于其他的疾病,这种疾病对于病人、家属都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而对于这类人来说,困扰他们的不是自身的疾病,而是“心病”的困扰。
此次参加“多学科会诊”的共有四名女性患者,她们的年龄均在45岁到70岁之间,从专家的询问病情到查看各项资料上来看,每一位病人在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她们都普遍存在焦虑的症状。A女士,被所谓的“心难受”长期困扰着,严重时住院治疗,可检查结果回报却出乎常人的预料,一切均正常,无任何异常的表现。B女士,胸闷、失眠、脾气暴躁是她的典型症状,开玩笑的讲,家人都说她是精神病的一种。
C女士,是一位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术后各项检查一切正常,但仍长期感觉“心难受”,每次持续时间都在一个小时左右。D女士,之前患有反流性食管炎常年感觉有疼痛感,尤为夜间加重,每到夜间都会焦虑会不会疼。综合上述四位病人经过仔细检查、问诊,其中两位病人,关汝明老师给出了一个新诊断“x综合征”,在欧洲称之为“微血管疾病”,建议服用专门针对微血管疾病的药物。而另两位病人经几位专家会诊则一致判断伴有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
本次前来会诊的四位病人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伴有“焦虑症”,在李海红老师的问诊中,这四位病人都吐露出困扰自己的心结,甚至还落下泪水。通过交谈李老师从治疗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治疗手段。并且在进行疏导后大家都觉得轻松了许多。所以说,有些时候不是我们真正的病了,而是我们得了心病,心病就需要用心药医。看来,这治病先治心,没毛病!
对于明显有着更年期症状的患者,赵一兵主任都逐一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嘱病人在会诊结束后,到妇产科专家诊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国家卫计委正在研究制定的年-年的第二个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十个开创性举措中,“以病人为中心,在门诊和住院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赫然在列,可以说改善医疗服务我们踏踏实实地找到了为患者解决疑难病情的操作方法。医改路上,我们一直在探索,不断在努力。
小编儿提醒:
如果医院却咋也看不明白病情的患者,医院预约个多学科会诊试一试。
想参与活动的广大朋友们,医院门诊部找李主任,,预约个多学科会诊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