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露从今夜白

时间:2021-3-1 15:25:07 来源:食管炎

年9月7日星期一庚子年七月二十白露,露从今夜白。

白露,天渐凉。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二十四节气中,白露是秋日第三个节气,风至,白露降,寒蝉鸣;仲秋隐,季秋现。“白露

三侯至”

一候|鸿雁来;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飞鸟向南飞,大曰鸿,小曰雁。

自北来,向南飞,

不称南乡,为非其居也,

遂不谓“归”。

二候|玄鸟归;

解见春分,玄鸟至,燕子来。

玄鸟,商图腾: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

正好秋时,自北往南迁,

因其为北方之鸟,遂谓归。

三候|群鸟养羞。

三之上,其言群;群之谓,众也。

羞,古之“馐”通用,

养羞,谓储藏食物以备冬月之养也。

渐至冬,百兽群集,

将准备过冬食粮。

“白露

譬如朝露”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

??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

?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收清露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

“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

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白露茶

“春茶苦,夏茶涩

要喝茶,秋白露”

白露茶

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

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

而是有一扑鼻而来的陈香夹杂药香,

像一位老友般从容自若。

“白露

秋空千里

举头望长天,

白露天高阔无边,

沁心最是蓝。

(——大桥墩子)

食龙眼

福建有“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

当地习俗认为,

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的奇效。

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

还可增强记忆力,

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是难得的美味与食疗效果兼备的水果。

斗蟋蟀

从宋代开始民间就流行白露时节斗蟋蟀的风俗,

当时主要盛行于王孙贵族之间。

明清时期,此风更盛,成为平民百姓的娱乐活动,

尤其在北京地区更为盛行。

“白露

秋夜长”

万事唯赏月最令人逸兴盎然。

有人言:

“再无物比月更蕴深趣。"

另一人争辨道:

“最蕴深趣者,当为晨露。“

此类争论,颇有况味。

只须适时适地,则万物无一不美。月、花不必多言,即便风儿,亦足拂动人心。

月是故乡明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乡,

每一个故乡都有一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

照着唐朝的长安,

也照着你和我,

从古代到现代,

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白露酒

谚语云:“处暑高粱白露谷”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

每年白露一到

家家酿酒,用以待客

人们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

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取程江水酿制的“程酒”

古为贡酒,盛名入远

图虫

老舍言:“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

假若过去的早晨都似地狱那么黑暗丑恶,

盼明天干吗呢?

是的,

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

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

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

无论怎说吧,

过去的一切都不可移动;

实在,所以可靠;

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实在撑持着,

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

泰戈尔亦有诗:

露珠对湖水说道:“你是在荷叶下面的大露珠,我是在荷叶上面较小的露珠。”

生活,是荷叶上的一颗露珠。

脆弱,渺小,

甚至风一吹就会滑落,

人生几何?逝如朝露。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但是正因为时间有限,

更要让每一刻都耀眼!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莫忘添衣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1185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