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好,人不倒身体这几处变黑,是肝脏在求

时间:2020-8-22 14:40:02 来源:食管炎

《黄帝内经》中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肝作为人体的将军器官,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肝对于人体来说至关重要。

俗语说:“肝好人不倒”。肝脏负责人体脂肪、蛋白质、糖类这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一旦出现了毛病,人体的健康就会出现隐患。所以,及时发现肝脏病变的信号很重要!

肝受损,身体3处会“变黑”,2处会“变臭”,要提高警惕!

三处“变黑”

脸色变黑

肝不好的人会脸面无血色、蜡黄暗沉。

这是由于肝血不足,脸部没有得到足够的气血滋养,所以面无血色;而肝气郁滞,则会降低肝脏的排毒功能,反应在脸上就是肤色暗沉、蜡黄、脸部长斑。

另外,长痤疮的原因之一就是肝脏激素失衡、内分泌失调,长粉刺也是。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的黄体荷尔蒙增多,肝脏受损,调整不了荷尔蒙的平衡。

眼圈变黑

眼圈发黑,有时候就是某些肝病的表现。

而眼睛经常干涩、瘙痒怕光,则说明是肝血不足,没有足够的肝阴去滋养眼睛所致;如果肝火过旺,就会导致眼睛发红,甚至发炎。

另外,肝不好也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多梦、容易惊醒;而睡眠不好,也会导致眼圈变黑。

指甲变黑

中医认为,肝主筋,而指甲就是“筋”的一部分。如果肝脏是否出现了问题,指甲上一般会有明显的信号:

指甲表面光滑、颜色红润有光泽,说明肝脏是健康的;指甲上出现黑色竖线条纹,或者边缘黑中间白、凹凸不平等情况,则说明肝脏存在问题,医院做相关检查。

两处会“变臭”

身体变臭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它就像计算机一样,超负荷运转时就会“发热”,导致运行迟缓。

由于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肝脏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它超负荷工作还不能够将毒素进行分解时,身体的有害物质就会通过皮肤的毛孔进行外排,从而产生异味。

所以当出现体臭时,这足以说明肝脏已经严重受损,千万不要忽略。

口臭加重

口臭不光是消化功能的问题,也可能是肝脏的问题。

在肝脏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身体的毒素无法排出,这时血液中的氨和尿素氮这两个元素的含量便会增加,而氨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们通过呼吸从人体口鼻处排出,所以就出现了口臭问题,这也是肝脏功能不好的表现。

如果是肝病患者出现明显的口臭和体臭,这个时候说明肝脏“藏毒”已深,需要及时改善肝功能,加强肝脏新陈代谢了!

肝不好,不能一味地忽视,否则最终有可能会发展成脂肪肝、肝硬化、甚至是肝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那么生活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肝脏的健康呢?

4个小方法,保护肝脏健康

早起及时排尿

很多人早上都会有赖床的情况,即便是有了尿意,也懒得起来,等到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会起床去洗手间。

但欧洲肝脏研究协会专家丹尼尔·帕拉迪博士表示,排尿也是体内排毒的一种方式。

早上起床之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早睡不熬夜

我们都知道“夜卧养肝”。晚上人体休息的同时,也是肝脏自我修复的时间。所以,如果经常熬夜,肝脏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并且,经常熬夜既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还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而且对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来讲,已受损的肝细胞将难以修复,并有加剧恶化的可能。

所以,晚上睡觉前,尽量不要玩手机,好好闭目养神,以尽快入眠。

两餐之间一杯护肝茶

准备蒲公英根30g、兰菊根30g、玫瑰花20g、桂花15g,全部碾碎,放入储存罐密封,每次取十分之一泡水喝即可。

蒲公英根,可保肝护肝、预防肝损伤。最常用在肝脏病患者身上,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的代谢物!

兰菊根,有很好的保肝作用,可帮助细胞加快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玫瑰花可平肝养胃、促进血液循环、温养心肝血脉,还可活血化瘀,把累积在身体里的垃圾清除,有利于淡化黄褐斑。

桂花具有排出体内代谢物、养肝润肺的作用。对于口臭、胃寒、胃疼有改善作用,还可清除口腔异味、滋润皮肤。

四者搭配在一起,做两餐之间的代茶饮,对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利!

多按护肝穴位——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

经常按摩这个穴位,不仅可以疏肝理气、降火退热,还可以益肝明目、行气止痛。

名医推荐

吴施国

名医档案

本科、硕士、博士皆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导师为中医方剂学泰斗邓中甲教授,全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材主编。

研习中医20余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中医历代经典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有深入的研究。现为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中医方剂学》、《中医食疗养生学》、《方剂研究进展》、《中医常见病证诊疗研究》等课程。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温病分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健康教育协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成员。

曾在中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0余部,主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项。临床特色鲜明,注重传统中医思维辨证和方药运用技巧,根据多年临床实践,采用针药并施、内外治疗结合的中医特色综合诊疗技术,对久治不愈的疑难重病有独到之处,尤其在治疗慢性胃炎、顽固性咳喘、感冒发烧、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乙肝、风湿骨病、痤疮、心脏病、阳痿早泄、失眠、脱发、痛风、重症肌无力、癌症肿瘤、鼻炎、咽炎、口腔溃疡、肥胖、疼痛症等方面深有研究,疗效显著。

专家擅长:

1.儿科疾病:感冒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疳积、肠系膜淋巴结炎、眨眼、幼儿黄疸。

2.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炎症、白带异常、乳腺增生、色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输卵管阻塞、通乳回乳。

3.消化科疾病:胃炎、胃溃疡、乙肝、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痔疮、肠炎、便秘。

4.风湿科疾病:风湿关节炎、类风湿、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关节退行性改变、强直性脊柱炎。

5.神经科疾病:失眠、头痛、眩晕、耳鸣、面瘫、重症肌无力、中风后遗症。

6.皮肤科疾病:痤疮(青春痘)、脱发、荨麻疹、湿疹、皮炎、带状疱疹、银屑病、扁平疣。

7.男科疾病:阳痿早泄、男性不育、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睾丸炎、肾结石。

8.肿瘤科疾病:肺癌、肠癌、胃癌、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

扫码即可预约该专家挂号

张绪斗

名医档案

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40余年。先后师从张震、吴生元、吴荣祖、姚克敏等多位国家名中医临床待诊数年,对各派学术经验颇有心得。在内、妇、儿科诸多疾病的诊治中,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擅治儿科疾病,临证疗效显著。

专家擅长:咳喘、发热、癫痫

儿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扁桃体炎、鼻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不良等。

妇科: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小叶增生、不孕、更年期综合证、白带异常、盆腔炎等。

其他: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胃肠炎、肝炎、胆囊炎、肾炎、带状疱疹、痤疮、湿疹等。

扫码即可预约该专家挂号

郭燕萍

名医档案

年丽江卫校中医专业毕业,后到云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习3年,医院从事中医工作20多年,师承名中医陈洪绪,尽得起真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疗效。

专家擅长:胃溃疡、多卵囊巢综合征、新生儿黄疸

1.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慢性结肠炎、肝胆结石(肾结石)、急慢性肝炎、急性肠胃炎、胰腺炎、失眠(抑郁症)、痤疮等;

2.妇科疾病:多卵囊巢综合征(内分泌失调)、月经病、早期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厚)、崩漏(青春期功血)、霉菌性阴道炎、乳腺小叶增生(急性乳腺炎)、更年期综合征等;

3.儿科疾病:新生儿黄疸、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厌食(脾胃虚弱)、小儿遗尿、水痘等。

扫码即可预约该专家挂号

新媒体编辑:师莹

审阅校对:孙婕、何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zyy/1066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