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3分钟
妙
手
取
刺
70岁的周老太不慎吞下一根长约3厘米的鸡骨头,骨头将食管前壁和后壁扎破。患医院消化内二科后,该科主任张志勇带领该科医生赵兵等精心施救,仅仅用了3分钟的时间便顺利将骨头取出。
10月4日,家住洛阳的周老太来许昌参加亲戚的婚礼,中午吃喜宴时不小心将鸡骨头卡在食管里。当时,周老太对此并没有在意,吃了一些馒头,希望将骨头咽下去。
10月5日早上,周老太觉得喉咙疼痛,吃饭时咽不下去。于是,她赶紧医院。虽然是“十一”假期,当天也不是张志勇值班,但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病房,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这是张志勇从医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告诉记者,每天不到病房看一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通过胃镜检查,张志勇发现,骨头位于食管上端,已经将食管前壁和后壁扎破。万幸的是,骨头没有扎破气管,而且骨头所处的部位没有主动脉等大血管,这就大大降低了发生大出血的风险。
考虑到骨头已经卡在食管将近1天,周老太年龄也比较大,张志勇决定采用经胃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方案确定后,张志勇立即带领赵兵等医护人员投入紧张的抢救当中。从手术开始到取出骨头,他仅仅用了3分钟。骨头取出后,张志勇通过测量发现,骨头长约3厘米。
张志勇告诉记者,患者误吞或故意吞食的异物可谓五花八门。“当然,我们遇到比较多的还是误食,最常见的异物就是鱼刺、枣核、骨头之类。”张志勇对记者说。
不少人误吞了鱼刺、骨头等异物后,可能会采用大口吞咽馒头、米饭等方法,试图将异物咽下去。其实,这些方法并不可取,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口吞咽食物,很可能导致较大的鱼刺或骨头在食管里卡得更深,甚至进一步下滑,划破食管或主动脉,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此外,通过喝醋来软化骨头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鱼刺如果卡在食管狭窄处,会危及周边的大血管,杀伤力不亚于一把刺向胸口的匕首。出现鱼刺、骨头卡喉后,可尝试用压舌板下压舌根,看能否发现鱼刺,再用镊子取出。如果不能取出,应及时就医,切忌强行吞咽,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出现异物卡喉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局部及相邻器官感染,出现食管炎、食管穿孔、大血管腐蚀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预防异物卡喉的出现,张志勇建议,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尽量不要说话,小孩子进食时不要打闹,也不要将玩具含在口中;老年人要进食松软、易咀嚼的食物;年轻人吃饭时不要狼吞虎咽,要注意剔除食物中的鱼刺、骨头等。
-END-
来源:许昌日报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