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胃病
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种病
定义
胃里面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发病率
不同的国家是不一样的,随着生活条件、饮食结构的改变,在中国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可以达到7%左右。
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也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北京可以达到10%左右,西安可以达到17%左右,这和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症状
典型症状:反酸、烧心。
少见或不典型症状:上腹痛、胸痛、嗳气、腹胀、咽部异物感。
婴幼儿还可出现吐奶、紫绀、甚至窒息的严重症状。
医学分类
?食管内表现
典型反流综合症、反流性胸痛综合症、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狭窄、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
?食管外表现
反流性咳嗽综合症、反流性喉炎综合症、反流性哮喘综合症、反流性牙蚀综合性、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复发性中耳炎
以下行为方式加重胃食管反流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喜欢穿紧身裤等会增加腹腔压力,加重反流
?饮食上偏爱高脂、高糖、辛辣等刺激食物
?吸烟、饮酒
?长期处于神经高度紧张、抑郁、焦虑等状态者,也易出现反流症状
治疗办法
?药物治疗(主要措施)
一线治疗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例如奥美拉唑(洛赛克)、艾斯奥美拉唑(耐信)等。
辅助药物:包括促动力药物,如为力苏等。如有食管粘膜糜烂、溃疡时,需加用粘膜保护剂。
?生活方式的改善
戒烟;
少吃诱导反流的食物(咖啡、巧克力、酒、薄荷);
避免餐后就躺(胃内过饱躺下使反流更容易发生,建议餐后2~3小时后再躺下);
减轻体重(过于肥胖的减轻体重有助于减少反流);
抬高床头(夜间反流明显的患者,睡眠中抬高床头是改善症状和食管反酸暴露的有效手段);
避免饱餐。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慢性疾病,停药后半年的食管炎与症状复发率分别约为80%、90%,故经初始治疗后,为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通常需要采取维持治疗(按需治疗,不能在症状有所缓解时自行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审稿人:吴医师
—END—
有问题随时咨询邻家好医
享受“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