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Part1

时间:2018-2-22 12:03:32 来源:食管炎

《重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Part1

引言:

《重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篇与感染相关常见综合症与疾病,第二部分即第二篇经典和新发传染性疾病,第三部分即第三篇和第四篇,医院感染与生物恐怖以及抗感染治疗药物。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请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例行分享: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明确致病菌的疾病

病菌属性病菌特点及其发病机制麻疹病毒单股负链RNA,只有一种血清型,血凝素蛋白和融合蛋白

抵抗力不强。

侵入呼吸道上皮,形成病毒血症。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双链DNA病毒

原发感染后在背根神经节建立潜伏感染

侵入呼吸道上皮,形成病毒血症。

猩红热A组β溶血性链球菌,M蛋白抗原为主,可有余种血清型,红毒素(皮肤出疹)

革兰氏阳性,生存力较强。

化脓性炎症(口咽部),外毒素入血产生中毒症状,免疫介导的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感染后可获特异性免疫。

手足口病人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最常见)

生存力不强。

侵入上呼吸道,形成小病毒血症,随后播散至皮肤/肝脾/骨髓等,形成大病毒血症。

原发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力

幼儿急诊又称婴儿玫瑰疹,人疱疹病毒6型HH6(双链DNA病毒)3岁以前所有儿童都感染过风疹风疹病毒(单股正链RNA)只有一个血清型侵入呼吸道,形成2次病毒血症念珠菌病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最常见

芽生孢子,形成假菌丝,但光滑念珠菌不形成菌丝。

人体正常寄生菌群,在菌群失调和免疫力低下时大量繁殖,侵入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各个器官,以肺和肾最常见。病理改变呈炎症性/化脓性/肉芽肿性改变

肺曲霉菌病

烟曲霉最常见,侵袭性主要是烟曲霉和黄曲霉。

特征结构:生孢子头和足细胞。

曲霉在组织内常见为无色分隔的菌丝。

曲霉球常由烟曲霉和黑曲霉所致。脑曲霉可由土曲霉引起。黑曲霉以定植方式更多见。条件致病菌,长期定植于上呼吸道,在炎症时,沿着呼吸道寄生,形成各种肺曲霉病。

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非特异性炎症,肉芽肿反应,凝固性坏死,化脓性炎症以及血管性改变。

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荚膜多糖是血清特异性抗原的基础

不形成菌丝和孢子。

根据荚膜多糖的不同分为2个种五个血清型(新生隐球菌,A,D,AD型;格特隐球菌,B,C型)。

荚膜多糖以及产生的黑色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麻疹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呼吸道普遍易感,婴幼儿最易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是VZV唯一宿主呼吸道或直接接触

人群普遍易感

带状疱疹主要见于老年人

猩红热急性期患者或健康带菌者飞沫或直接接触多见于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冬春季好发手足口病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粪口途径

呼吸道

直接接触

主要见于五岁以下儿童幼儿急诊家庭成员(原发感染后无症状排泄病毒)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和唾液传播3岁以前所有儿童都感染过HHV-6风疹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呼吸道常见于5--9岁学龄儿童念珠菌病患者和带菌者(条件致病菌)内源性多见(定植体内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好发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患者和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肺曲霉菌病条件致病菌空气粒细胞缺乏患者继发感染重要原因,尤其是白血病/骨髓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隐球菌病鸽粪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普遍易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麻疹病毒

潜伏期8--12天,发热3--4天后出疹。

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肺炎是最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

全身斑丘疹,按顺序退疹,疹退后有脱屑和色素沉着可临床诊断。无特异抗病毒药,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接种麻疹疫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14--16天,皮肤和黏膜同时或相继出现斑丘疹,水泡疹。皮疹分批出现,向心分布

阿昔洛韦首选

接种减毒活疫苗

猩红热潜伏期2--4天,发热24h内出现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皮疹消退后可出现膜样脱屑,还可见杨梅舌,帕氏征,口周苍白圈咽拭子细菌培养可确定病原首选青霉素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选用第一代头孢,头孢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克林霉素手足口病潜伏期2--5天,口腔溃疡和手足部位的皮疹

大部分患儿一周内自愈

尚无特异抗病毒药物

幼儿急诊潜伏期10天,非特征性骤起高热3-5天后,全身斑丘疹症状诊断,病原学和血清抗体通常无需检测病情自限,无特异治疗风疹潜伏期18天,发热一天后出疹,并伴淋巴结肿大。确诊常需要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无特异治疗,麻疹和风疹二联减毒疫苗预防念珠菌病

黏膜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最常见,鹅口疮最多见;念珠菌性食管炎,最常见症状是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念珠菌性阴道炎,突出症状是外阴部红肿剧烈瘙痒和烧灼感。

系统性念珠菌病:呼吸,泌尿,消化,菌血症,肝脾,中枢念珠菌病等

涂片和培养即可确诊所有的患者都应该进行抗真菌治疗,1危重患者和经验性治疗无效者首选棘白菌素类药物治辽,2光滑念珠菌感染也首选棘白菌素,3病情轻首选氟康唑,4所有导管都应该拔除。肺曲霉菌病慢性非曲霉病多为烟曲霉感染,包括肺曲霉球,慢性空腔性肺曲霉并,慢性纤维化性肺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应及早诊断三唑类,棘白菌素,和多烯类,包括两性霉素,伊曲康唑,泊沙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隐球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并最常见,头痛是最早或唯一症状

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

脑脊液墨汁涂片是隐球菌脑膜炎最简便而又快速的诊断方法

未经过抗真菌药物治疗的隐球菌脑膜炎均会死亡。

急性期:艾滋病首选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

巩固期:氟康唑

慢性期: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主要针对艾滋病或器官移植等严重免疫力低下患者。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常见于旅行者;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儿童常见治病原因;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可致血性腹泻;弯曲杆菌普遍存在于成人,是发展中国家婴儿喝儿童粪便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细菌;轮状病毒是儿童严重脱水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的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24h内三次或者更多;

持续性腹泻:腹泻超过14天;

炎症性腹泻:炎症反应明显;

分泌性腹泻:刺激肠上皮细胞分泌过多;

果酱样恶臭粪便常提示阿米巴痢疾可能。

诊断除外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治疗

补液治疗:口服补液(ORT)急性胃肠炎有效的和成本效益比最高的标准治疗方法,Na75mmol/L,氯化物65mmol/L,无水葡萄糖75mmol/L,钾20mmol/L,柠檬酸盐10mmol/L,总渗透压,ORS(口服补液溶液已经全球通用);静脉注射补液,建议使用乳酸林格氏液。

针对病原菌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前首先行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和病原菌检测,儿童首选阿奇霉素,成人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次选复方新诺明,对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弯曲杆菌可选择阿奇霉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

病毒:多数为肠道病毒,但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

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

结核杆菌:是肺外结核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真菌:隐球菌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

病毒性脑膜炎和脑膜脑炎:病程呈良性,有自限性,预后好,多无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征。

化脓性脑膜炎:全身中毒症状,脑膜刺激症,颅内压增高。多见于婴幼儿。包括流行性脑膜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葡萄球菌脑膜炎,大肠埃希菌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全身症状,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

隐球菌性脑膜炎:头痛是最早或唯一的症状,颅内压增高,但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不必要做病原学检查。

化脓性脑膜炎:涂片,培养,抗原检测,二代测序。

结核性脑膜炎:病史,抗酸染色,抗原检测,二代测序。

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离心沉渣以墨汁图片检测。

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缺乏特异治疗,对症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流脑首选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性脑炎首选青霉素+地塞米松,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首选氨苄西林或氯霉素,葡萄球菌脑膜炎可选用万古霉素,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可选用头孢曲松。

结核性脑膜炎: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和氟喹诺酮类为好,一般无需鞘内注射,肝毒性反应是结脑最棘手的问题,长程治疗至少坚持两年,可联合使用激素缓解全身症状,降低颅内压往往成为最紧要的问题。

隐球菌性脑膜炎:两性霉素联合氟胞嘧啶

败血症病原学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菊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表现

毒血症,过度换气状态和精神状态改变,皮疹,感染性休克,肝脾肿大等。

医院感染,真菌性败血症以念珠菌为主。

诊断血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治疗

杀菌剂,静脉给药,足量给药。

经验性治疗(光谱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严重免疫力低下患者应怀疑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怀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加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考虑真菌败血症时选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新生儿败血症宜选用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

发热不明原因热病因(FUO)感染性:肺外结核,腹腔脓肿,盆腔脓肿,亚急性心内膜炎,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结缔组织性:Still病,颞动脉炎(老年人)。肿瘤性:淋巴瘤,肝和CNS转移瘤。其他:药物热,硬化病,酒精性肝病。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fzl/8410.html
热点排行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

        GER临床表现复杂且缺……【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