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深夜、啤酒和烤串不仅是生活,
更是一种治愈东北人的方式!
无论有多少矛盾和事情,
碰个杯,仰头一饮而尽,
马上啥问题都没有了,
“都在酒里啦!”
无酒不成席,你知道啥样人最能喝吗?
最近有一种说法:
“喝酒脸红的人不易醉?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好?”
真的是这样吗?
喝酒脸红的人不易醉?
很多人都误以为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乙醇(酒精)进入体内后,先由乙醇脱氢酶将它转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一扩张脸就红了。
不过人的体内还有一种酶,叫乙醛脱氢酶,专门用来代谢乙醛,所以正常人喝了酒不会有脸红的感觉,是因为乙醛脱氢酶把乙醛代谢了。而喝酒脸红的人身体里只含有乙醇脱氢酶,而不含有乙醛脱氢酶,所以乙醛在体内迅速累积不能代谢,因此才会出现长时间的脸红状态。
不过常喝酒的人也都有经验,一般几个小时后红色就会减退,这是靠肝脏里的细胞色素酶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慢慢被代谢掉了。
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好?
而喝酒脸白的人,则意味着其体内同时缺乏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高活性酶,要靠非特异性途径来代谢酒精,而且速度很慢。所以,他们主要靠体液来稀释酒精,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0.1%就会使其昏迷。因此,喝酒脸白的人也并不意味着非常能喝。
因此,从酒量上来看,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让人有种“千杯不醉”的感觉,似乎是更胜一筹。但实际上,只要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1%,他们就会烂醉如泥。
其实从健康角度来讲,不管什么人,不管能喝多少酒,最好还是不要贪杯,不然还是会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
究竟谁酒量更好些?
事实上,最能喝酒的人既不是喝酒脸红的人,也不是喝酒脸白的人,而是喝酒满头大汗的人。
最能喝酒的是体内同时具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这类人。一般这类人边喝酒边会大量出汗,酒精会随着汗液迅速被排出体外。如果酒桌上碰到这类人,最好还是不要跟他们干杯了。
酒量可以锻炼出来吗,多喝就行?
其实锻炼酒量这种说法并不靠谱,能不能喝,是先天就决定了的!经常喝酒只会提高对酒精的耐受性,自身的酶含量和活跃性是不会提高。科学地说,一个人体内的酶含量是天生和靠遗传的,并不能靠后天来弥补。
所以说,不能喝只能认命咯……天生的“三杯倒”就不要跟人家“千杯不醉”拼酒了!
吐酒不伤身?
有一个销售人员,由于工作需要,经常饮酒。时间长了,他掌握了一套“独门绝技”,只要用手指轻触咽部,酒就会轻松吐出。因此,他赴饭局前,通常服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延缓酒精在胃内的吸收。饭局开始后,他便大杯饮酒,然后找机会吐掉。通过这招,他不知放倒了多少人。但他担心,长期这样,会不会生病。
在临床上,因喝酒呕吐导致贲门撕裂,从而引发大出血的情况不在少数。这个幸运的人,虽然没有出现这样的急症,但是,经过检查,发现他已经患上了反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裂孔疝。可见,长期吐酒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仅仅是偶尔吐一次,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减少酒精的吸收,对身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不过,吐酒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可以先进食一定的食物,然后再饮酒;饮下去后,最好立刻就吐,否则时间长了,酒精已经进入小肠或血液,再吐也没什么作用了。如果空腹饮酒,酒精很容易被吸收,吐酒就很困难了。
其次,吐酒的程度更难控制,应尽量避免过分剧烈的呕吐,以免导致出血。因此,并不建议经常采用吐酒的方法来保护身体。
酒精过敏=与酒绝缘?
有的人,只要喝上几口酒,身上就会起红斑,同时也会瘙痒难耐,这其实是对酒精过敏的表现。这种人一旦接触酒精,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从而出现局限性水肿。
这样的人应避免饮酒,若出现酒精过敏症状,同时可口服扑尔敏或息斯敏,严重者可予以皮质激素治疗。同时,酒精过敏的人严禁在酒后洗桑拿。因为热气会使血管加速扩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加重过敏情况。
此外,对酒精过敏的人,不要试图通过慢慢喝酒达到脱敏的效果,而应该将过敏作为拒绝喝酒的最好理由。
最后小北建议:酒后可以喝点蜂蜜水,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果糖,可促进酒精的分解与吸收,减轻头痛症状。酒后及时喝果汁或糖水,也可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来源:健康时报、网络
点击了解更多新闻
独家
17米深井中七旬老太被电线勒住脖子……
辟谣
8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在此,第一条你就信了!?
万万没想到,沈阳人把钱都花在了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