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战ldquo役rdquo

时间:2020-12-8 0:05:15 来源:食管炎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正值仲夏,气温升高,百虫活跃,蚊蝇大量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古人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蒲,佩戴香囊,饮雄黄酒,上山采药,杀菌防病等。这些习俗反映了古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端午节最原始的含意是祈神求福、避邪保健,千年相传,被称为“卫生防疫日”。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端午临近,粽子又摆上了大家的餐桌,那么先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健康地吃粽子吧!

吃粽子六点注意事项

“要美味也要吃的健康”

吃粽子也是有注意事项的,要想品尝美味的同时又不妨碍健康,接下来的这六条注意事项大家可要看好咯

1、趁热吃

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消化能力差的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放冷后会有变硬现象。如果不是刚煮熟的粽子,最好重新加热再吃,一则避免细菌超标问题,二则也比较有利于消化。

2、替代主食吃

粽子属于主食,不能当点心吃。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从而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因过于饱胀引起消化不良,宝妈们要注意了。

3、选择个头小热量低的吃

粽子因为大小,馅料的不同,含有的热量还是有区别的。其中同等大小的粽子,加了肉馅的粽子热量是最高的,含有大量的脂肪、盐、糖。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小一些的粽子,热量低的粽子,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噢。

4、搭配适当食材一起吃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在吃粽子的过程中喝些蔬菜汤可以帮助吞咽。吃粽子的时候忌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5、不要贪嘴多吃

糯米有「饱感滞后」的特性,很容易吃过量。每天最多吃一个粽子,并且要在一天中注意控制主食总量,也别再碰其他甜食、冷饮、和甜饮料啦。

6、选择合适的时间吃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可以在早餐和午餐适量的食用。此外,空腹也不宜吃粽子,因为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的复发。

美食推荐

五谷粽子

配料:糯米40g、赤小豆40g、红米30g、黑米40g、高粱米30g、燕麦30g、白糖60g、蜜枣6颗

步骤

1、将所有的米混合加入适量水侵泡一晚。把水倒掉,加入白糖,搅拌均匀。

2、粽叶折成漏斗状,把加入白糖的米放进去,到二分之一处,放一颗蜜枣,在把米装满,折起来绑上棕绳。

3、放入高压锅,冷水没过粽子,高压锅上气开始算1小时,关火再排气,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fzl/11542.html
热点排行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

        GER临床表现复杂且缺……【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