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烧灼梗阻,进食困难,消瘦

时间:2020-8-8 14:29:17 来源:食管炎

刘某,男,36岁。患者进食时食管烧灼梗阻,胸后壁梗涩疼痛,食后10余分钟必呕吐已经年。西医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X线钡剂造影为“食管下端狭窄”,屡治少效。诊时患者消瘦,疲惫,疑虑重重,每餐缓进全流质食物,食后即吐出食物并夹多量稀涎,胸骨中后及近胃脘处灼热疼痛,掣引肩背,心悸气短,腹胀嗳气,口苦咽干,不寐,大便干结难出,小便黄少,查舌质红,苔黄中腻,脉弦微数。此乃胃中燥热久郁,津亏液耗,痰气瘀结而胃失和降之权,导致食管梗阻,证属噎膈。现已津亏液涸,胃气虚损,邪热壅塞,腑气难通。治宜标本兼顾,补虚泻实,滋剂与通降配用,急护丧绝之胃气,方用大半夏汤合栀子汤、大黄甘草汤加味。药方:白晒参6g,法半夏10g,焦栀子12g,淡豆豉10g,炒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g,天冬18g,天花粉18g,生大黄4.5g,甘草4.5g,白蜜30g。服上方4剂后,患者自述药后食管胃脘灼热梗涩减轻,疼痛掣引消失,腑气渐通,食流质食物后仍反胃呕吐,但次数减少,时间延后半小时后呕出,嗳气,咽干。守前法,上方去大黄、陈皮、竹茹,加赭石、紫苏子、柏子仁、枸杞子,继续服用。连服上方8剂后,灼热疼痛及窒塞嗳气等症状基本消失,可进软食,食后1小时许吐食物残渣及酸水,量已减少,气短心悸缓解,精神转佳。但仍咽干,查舌质红少津,然苔腻已退,脉趋缓和,用《金匮要略》麦冬汤加味,以养阴润燥,和胃降逆。药方:沙参30g,麦冬30g,法半夏12g,黄连4.5g,怀山药18g,赭石18g,谷芽12g,麦芽12g,粳米30g,甘草6g,大枣6g。上方共服15剂,灼痛梗阻已除,口中和,咽不干,纳食知味,能缓进一般食物,不再呕吐。共调治1个月余,患者体重增,精神爽,持方回去继续调治。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反流性食管炎证属津亏液涸,胃气虚损,邪热壅塞,腑气难通者,治宜标本兼顾,补虚泻实,滋剂与通降配用。本例患者证情复杂,属虚实夹杂之候,故以标本兼施之法治疗,方选大半夏汤合栀子汤、大黄甘草汤加味。方中以大半夏汤润燥补虚,和胃降逆;栀子豉汤清解胸膈之邪热;大黄甘草汤通腑泄热。全方补气、滋润、理气、通腑并用,二诊时以其嗳气,故加赭石、紫苏子、柏子仁等降气,最终以养阴润燥、和胃降逆法而收功。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咨询张老师()▼

手指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yfzl/10525.html
热点排行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胃食管反流及反流性食

        GER临床表现复杂且缺……【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