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是到了“贴秋膘”的时候了,不少居民胃口不错,大吃大喝,胃病患者又多了,医院每天都有来看胃病的居民,诊室比平时忙了不少。据介绍,这些居民年龄也不大,大都低于45岁。
图片来源摄图网。
玄武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张凤称,民间有俗语,30岁前胃养人,30岁后人养胃,就是说人小的时候不管吃什么一般都不会有问题,恢复能力强;但30岁后如不好好养胃,各种小毛病自然会找上门来。“秋天天气凉了,大家胃口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节制地乱吃,要是不注意的话会引起胃病。”张凤称。
一家两个人患胃病倒下了家住玄武门的张大妈最近有点郁闷,家里的老头子和小女儿这几天都病倒了,医院和家里两头跑,忙得不可开交。
“这几天张大妈的老伴和小医院进行治疗,主要是吃出了胃病!张凤介绍。
张大妈告诉记者,天气凉快了,她想着之前家里都吃得比较清淡,就开始炖鸡、炖羊肉想给家人“补”一下。刚开始还没什么,可是这几天,小女儿突然半夜开始腹泻,胃还疼,第二天都起不来床了。而老伴陈大爷这几天也觉得胃胀泛酸,没有胃口,整个人精神也差了许多。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肠胃被“补”出了毛病。“都怪我,要是稍微控制一点,也不至于让丫头和老头子受这个罪啊!”张大妈很是后悔。
医院了解到,最近患胃病或以前的老胃病犯了的居民还真不少,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张凤介绍,除年龄、体质外,季节也是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秋季是胃病多发的季节,到了秋季,人们的养生重点不能只放在防秋燥上,秋季养胃也是关键。
季节、饮食等影响致胃病高发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何秋季胃病高发?张凤称,第一个原因就是天气。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更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增的食量会使胃部不适应,产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加剧胰腺、肝脏等分泌胰液和胆汁,产生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和肝脏负担加重的后果。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非常大,防寒保暖失当的话,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另外,不少居民也不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俗话说:十人九胃,即指胃病很常见。这其中有的人或暴饮暴食、或嗜酒无度、或服用中西药物不当,导致胃气损伤。加之天气逐渐转凉后,人们的食欲增加,肠胃负担加重,自然很容易诱发胃病,一味地追求润养,而不结合体质也是极大的养生误区。
饮食规律、做好保暖来养胃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保养我们的胃呢?张凤称,首先饮食要规律,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饮食要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用餐时便会为消化食物做好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其次,这个时候要多吃点果类,而瓜要少吃。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另外饮食方式也要温和,不要吃过酸、过甜的食物!”张凤介绍。食物宜软、温、暖、素、鲜,谨防食物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
做好保暖措施。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这个季节天气凉了,胃部受凉后会使其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秋季昼夜温差大,胃部不适者可用热水袋或温热贴敷贴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另外要注意作息调整。秋季人体阳气开始潜藏,应由夏季晚睡早起逐步过渡到早睡晚起的节奏,保证良好的睡眠,对消化系统正常功能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功能性胃肠疾患的患者,注意休息及情绪放松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可多吃点山药、黑糯米等张凤介绍,像这个季节可以吃点山药、黑糯米、葡萄等,保护胃黏膜,胃才会越来越好。山药味甘、性平、温和、滋补,特别是健脾养胃的功效非常突出。山药可以激发人体消化系统产生更多的消化酶,从而提升消化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山药特有的黏蛋白物质能够滋润胃黏膜,同时对治疗胃痛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黑糯米含有花青素,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可溶于水的天然色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保护胃黏膜。葡萄中含有一种叫酒石酸的成分,这种成分有助于人体消化,从而减轻胃部消化的负担,特别是对于消化不好的人,可以常食用点葡萄,不仅能够养胃还能补充人体的营养。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钱鸣
编辑:西柚兔
大家都在看
1、这两件事能让血栓瞬间脱落,堵塞血管!心血管专家紧急提醒
2、年年体检正常,为何突然查出癌?原来是做错了体检浪费了钱
3、脸要穷养,脚要富养;心要穷养,肺要富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