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系列之鹅口疮

时间:2016-11-30 22:58:29 来源:食管炎

妈妈群里经常有妈妈问:宝宝吃奶一直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最近不爱吃奶了或是一吃奶就哭,看着舌苔白白的很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宝宝上火了吗?其实,每次看到这种问题,我都会跟她们说高度怀疑鹅口疮。那么鹅口疮到底是什么毛病?到底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口炎,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又称为雪口病,常多见于婴幼儿。

病因

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但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婴幼儿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其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因此该病常见于口腔不净、营养缺乏的婴幼儿。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都可出现鹅口疮,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并发症

1、鹅口疮会导致疼痛。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2、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感染,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

预防

1、准妈妈在生产之前如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应积极治疗;

2、婴幼儿的饮食营养要均衡,保证宝宝的营养才可以有效地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3、宝宝每次吃奶后应清洁口腔(喝奶后喝点清水或者用干净的湿纱布清洁口腔);

4、宝宝的餐具洗净后一定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5、家里日常生活当中不用消毒剂。有的妈妈们在生完宝宝后,为了给宝宝一个更干净的生活环境,经常使用消毒剂清洁,殊不知这反而适得其反;

6、宝宝生病之后,在明确有细菌感染之前,不要给宝宝吃抗生素。

治疗

1、局部用药

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

用棉花棒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用1%龙胆紫涂口腔;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2、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宝宝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3、妈妈饮食

哺乳妈妈的饮食清淡,忌辛辣、酒类刺激性食品。一次喂乳不宜过饱,便秘者可喂服青菜汤。

阁楼上的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藉崄浣冲尰闄?
鍘诲摢閲屾不鐧界櫆椋庡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cs/219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