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的原因打嗝的中医治疗法

时间:2020-9-30 13:55:40 来源:食管炎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02.html

打嗝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是因为横隔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嗳气是中医名词,证名见《丹溪心法·嗳气》。指气从胃中上逆,多见于饱食之后。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自胃部上升的气体或酸性液体导致了嗳气,伴有典型的响声,嗳气可因不同病因在持续时间和响度上发生改变。

《伤寒指掌》卷三引邵仙根谓:"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瘀滞也。"嗳声沉而长,常兼有脘腹饱胀感。多因中虚、胃气不和,或挟气、火、痰、食,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亦可因肺气不降所致。宜和胃降逆为大法。

嗳气和呃逆有什么区别?

一、引起原因不同   1.嗳气与肠胃疾病有关   嗳气指的是胃里面的气体向上涌出,通过食管咽喉,最后经口排出而发出的绵长的声音,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很多人在饱食后会出现。但是如果短时间内反复出现,可能提示病变,要重视。嗳气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个,首先是胃排空受阻而导致的胃食管反流症,可能因为一下子暴饮暴食或是幽门部的梗阻狭窄导致胃内气体反流而出;另外还有慢性胃炎,很多胃肠道疾病,肠炎等等也会导致嗳气。部分人群出现嗳气也会和肝气犯胃,胃虚气逆有关系。   2.呃逆和刺激有关 呃逆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膈肌收到刺激,使得膈肌痉挛而导致深吸气的时候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的短促的声音。同嗳气一样,它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冷的刺激所致,很多人都会发生,持续时间较短。打嗝超过48小时就被称为「顽固性呃逆」

二、表现不同   1.嗳气有腹痛   嗳气一般是在进食过快,或者是受到了刺激以后出现的一种情况,呃逆比较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有腹部胀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有明显的异味。对于嗳气的治疗首先要分清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的可以不用管它。如果是病理性质的那么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平常戒烟戒酒,严禁吃辛辣食物,饮食规律清淡。这样嗳气是能够被缓解或者是治愈的。   2.呃逆有腹部胀满   呃逆一般是在吃饱以后所出现的一种噫气。它会伴随有一股酸腐味道,并且患者同时还会感觉到腹部胀满,而在嗳气之后,腹部胀满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一般在肠胃功能不是很好的老年人当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

呃逆如果是病理性质的,那么原因也有很多,大体分为外周性的和中枢性的。外周性的主要是因为膈肌收到各种细菌病毒的刺激所致,中枢性的是因为各种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部的炎症累及到了呼吸中枢所引起的。

呃逆可采用深吸气法和按压法。就是深吸气的时候憋住30秒,重复直至症状好转,按压指的是按压眶上缘来降低迷走神经的活性从而阻止逆呃的传导通路。

止嗝的方法有很多,没有哪一种特别管用,但是总有一款适合你:

*吓一跳止嗝法:趁打嗝者不注意,突然吓他一跳~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止膈肌痉挛。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屏气法: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

*弯腰喝水法:喝一口水,先别咽下;弯腰,咽水。注意:喝水时要注意,别被呛到了。

*用力伸舌法: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向外伸拉。

*打喷嚏止嗝法:闻一下胡椒粉刺激打喷嚏,或者一个鼻孔以手指抵住,然后打喷嚏。

*口中含一口水,再一小口一小口咽下去。

*柿子蒂自古即被用作治疗打嗝,柿子蒂和生姜对打嗝不止很有功效。

其做法为取十个柿子蒂和少许生姜一起放入锅内。

再注入二百西西的水,煎煮至水份减半,此为一次饮用的份量。

在治疗方面,嗳气与呃逆可用止嗝穴位

止嗝穴位

攒竹穴,也就是眉头位置。止呃逆打嗝效果是很快的,打嗝时候用双手拇指重力压住攒竹穴,往往会立刻止住。

脾气弱的人,吃饱了往往容易打嗝,同时还容易头痛,吃饱了就头痛,压攒竹穴也有神奇效果。

此外,内关穴也可快速化解打嗝尴尬。内关穴有调节胸腹部气的升降的作用,打嗝的时候按揉内关有使胸腹部上逆的气向下降的作用。

打嗝时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各50次,可以适当用点力,感到按揉处有酸痛感为佳。

少商穴

打嗝时,用拇指按压少商,以感觉酸痛为度,持续半分钟,即可止嗝

翳风穴

呃逆以两手拇指按压翳风穴,力度要重而强,以患者胀痛难忍为度。

冲阳穴,胃经原穴。

针灸甲乙经: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胃脘痛,时寒热。

头痛、牙痛、口眼歪斜、胃脘痛、足背肿痛、足缓不收等。冲阳穴,和胃化痰,通络宁神。

经验之谈(以下案例由段老师提供)

冲阳穴,大补胃气,结合足三里对解决打嗝功不可没!

冲阳穴为十二原穴之一,解决胃气不足、消除炎症,解决胃的痉挛,效果明显。

中药方,以下需要医师辩证

脾胃阳虚型:辨证属于这种病理类型的打嗝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应使用具有温补脾胃和和中降逆等作用的药物。可选用的中药方名为理中汤,方中的成分包括了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吴茱萸、丁香等,如果内寒重的患者,可同时在方中加入附子、肉桂。同时伴随着食滞、嗳气酸腐等症状的患者,可同时加用神曲、麦芽等药物治疗。

胃热呃逆可以用竹叶石膏汤,便秘者,可以加大黄,以泻热通腑。

竹叶石膏汤,方中的成分包括了竹叶、生石膏、人参(易沙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竹茹、柿蒂等。

脾肾虚寒,可以用旋覆代赭汤,畏寒肢冷,大便溏者,加白术,干姜。胃阴不足者,可以用益胃汤。

胃寒呃逆,可采用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呃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可以用丁香散,如果胸脘胀痛、胃内寒气较重的患者,可以加吴茱萸,肉桂、乌药等三种药物治疗。

丁香散,其中的成分有丁香、柿蒂、高良姜、甘草

胃阴不足型:患者在治疗时要使用具有和胃止嗝、益胃养阴等作用的药物,可选用的中药方剂名为益胃汤。其中的成分包括了沙参、炙枇杷叶、麦冬、玉竹、生地、柿蒂、刀豆子。如果患者有气阴两虚症状,可同时加用人参、白术、山药等三种药物。

要提醒的是,打嗝不止甚至持续超过48小时(2天)是一种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顽固性呃逆。

如果你用了以上方法,还是打嗝不止,一般提示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

比如某些癌症(肝癌、胃癌等)压到膈肌,就会引起顽固性呃逆。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排查一下其他疾病的可能。

要特别提醒老年人,如果一直打嗝好几天不停的,医院排除一下器质性病变。

医之艾灸推出多款艾条供广大灸友选择。建议儿童、老人选择高比例纯艾条,请识别上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cs/1099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