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www.pfzhiliao.com/zjtd/21.html
冠心病合并食道炎
患者张某,女,46岁。
初诊:年4月11日。
病史:患者于年4月因患急性黄疸性肝炎而住传染病院治疗,两个多月后痊愈出院。出院后仍继续服中药,6月中旬开始觉服中药后胃脘不适。6月底每于吞咽时有阻碍感,并伴有牵拉样疼痛,且疼痛部位从项部逐渐下移。9月份移至剑突上胸骨后疼痛并向背部及上胸部放射,时有胃脘烧灼感及恶心,但无呕吐,11月4医院治疗。根据纤维胃镜及多次食道钡餐检查,诊断为食道炎。又因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三酸甘油三酯mg%诊断为“冠心病”。共住院治疗3月余,经用中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
诊查:诊时除上述吞咽受阻伴食道下段疼痛症状外,并见疼痛加剧,发作严重时则不能食,强咽即吐,面色白,气短乏力,舌嫩,苔白润,脉弦滑,重按无力。
辨证:噎膈证。属气虚痰阻。治法:健脾除痰。
处方:威灵仙15克,竹茹10克,胆南星10克,枳实5克,党参15克,云苓12克,白术10克,甘草5克。
上方药共服50剂,自觉疼痛发作时间缩短,间歇时间延长,且胃纳转佳,
舌淡胖嫩,苔白浊厚,脉细滑。病有好转之机,仍守上法。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威灵仙18克,竹茹10克,法夏10克,橘红5克,枳壳5克,甘草5克。
服上方药40天后,食道疼痛减轻,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脉细滑。再服药20天后,症状消失,胃纳二便均佳而告治愈,追踪4年一直未再发作。
[按语]噎膈一证,多因痰、瘀、气虚等因素所致。本例因病后损伤中气,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聚湿成痰,痰浊阻隔而成,从患者面色白、气短乏力、舌嫩苔白、脉重按无力,可知脾气内虚;食道疼痛,饮食难下,强咽即吐,舌苔润,脉弦滑,乃痰浊中阻之象,脾虚为本,痰浊为标,本虚标实。故治以健脾除痰,冀以扶正驱痰,标本兼治。初用四君子汤加胆星、竹茹、枳实、灵仙,后予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取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以扶正固本;遣温胆汤或胆星、竹茹之类,以除内结之痰;灵仙除湿通络止痛,用以引经。谨守病机,效不更法,终收预期之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