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早期征兆并不明显,人们常常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全身性的骨痛、身高缩短、驼背和呼吸障碍等,而最为严重的结果就是患者发生了脆性骨折(脆性骨折:即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常累及髋部、脊柱和腕关节)。很多老年患者都是因为各种骨折到骨科门诊就医时,才知道自己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才会想到接受骨质疏松的治疗。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呢?妇女过早绝经;有遗传因素;体形瘦小(体重指数≤19);钙质或维生素D不足;缺乏运动;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以及类风湿等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评估,那怎样才能预测自己现在乃至不远的将来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呢?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提供了一个1分钟的自测题:
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您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过髋部骨折?
您是否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
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3cm以上?
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您经常腹泻吗?(消化道疾病或肠炎引起)
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男士回答:您是否有过阳痿或性欲缺乏这些症状?
上述其中有一项问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有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建议多做有负重的运动、避免过度节食、不食用太咸的食物、少食咖啡因和蛋白质过量的食物、不吸烟、不酗酒、对于老年患者还应加强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预防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就像做菜的原料一样。骨质疏松协会建议我们每天要食用mg~mg的钙,而绝大多数人还远远达不到这一目标。补充钙剂,最好补充有机钙,它会比无机钙有更好的吸收率。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钙包括牛奶、酸奶、芝麻等,经常食用这些能更好的加强钙剂的补充。当然骨科门诊也有一些患者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有结石能补钙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应服用柠檬酸钙而不是碳酸钙。
对于活性维生素D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有效地促进小肠和肾脏中钙剂的吸收。合并肾结石或胆结石的患者是否可以补充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老年患者骨密度检测如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就应在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基础上,加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药物大体可分为两类: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和促进成骨细胞的药物,如双磷酸盐、降钙素、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等。当然,也有雌激素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SERMs)、锶盐、和四烯甲萘醌等骨松用药。每种药物都各有利弊,如现在常用的一线药双磷酸盐,治疗骨质疏松临床效果满意,但某些返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会因该药刺激食道下端的鳞状上皮而出现严重的食道烧灼感;静脉输注的双磷酸盐70%~80%的患者用药后会出现一过性的流感样症状,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禁忌的。
降钙素对腰椎骨折的效果很好,止痛效果也显著,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会累及脊柱、髋关节或腕关节,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也给家属造成沉重的负担。这些患者往往身体状况不佳,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等,有些还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换瓣手术,心功能较差,长期服用抗凝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