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杀手——
骨质疏松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之后,跃居老年疾病第三位,是老年人最常见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同时,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使得骨质疏松越来越年轻化,让人不禁感叹小鲜肉变成了“小龙虾”。而性格低调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其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不知道它何时出现,被它盯上好几年可能都无法察觉,可它一旦出手,那就势必带来骨折、瘫痪、卧床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都称它为“寂静的杀手”。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性骨病。骨质疏松英文原意为“多孔的骨头”,就如同年久失修的高楼或豆腐渣工程的大桥随时可能坍塌一样,患了骨质疏松的骨头会变得非常脆弱,随时都有发生骨折的风险,且往往难以治愈。
二.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主要有三大特征
?疼痛,疼痛部位主要包括胸、背。
?脊柱变形,严重者可有身髙缩短和驼背。
?脆性骨折。
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
四.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1骨矿化促进剂:钙剂+维生素D类
钙剂:碳酸钙、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
维生素D类: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
骨大厦的的原料是钙,要想修缮骨大厦,先要有充足的钙。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钙的吸收,如果维生素D不足,想补充钙剂可没有那么简单,因此维生素D类制剂往往与钙剂联合使用。
钙剂的选择1.胃酸分泌正常或偏多的成人,可以选择碳酸钙;
2.如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较少者,可选枸橼酸钙、葡萄糖酸钙;
3.幼儿可以选择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
4.糖尿病患者不能选择葡萄糖酸钙。
钙剂用药
1.分次服用比一次服用吸收量好;
2.清晨和睡前各服用1次为佳;
3.与饭同服或饭后即服,胃酸多有利于吸收;
4.嚼碎服,体表面积增加,利于吸收。
应特别注意的是:患者使用时钙剂与维生素D制剂时应确定最佳剂量,定期复查血钙和尿钙水平,服用大量钙剂可能引发结石。而若大量服用维生素D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还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2骨吸收抑制剂: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
双磷酸盐类:阿仑膦酸、唑来膦酸、利塞膦酸该类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药物,临床常选择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类作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案。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双磷酸盐类对上消化道黏膜产生局部刺激,服用不当容易导致食管炎、食管溃烂、糜烂、甚至穿孔等不良反应。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降低其对食道的刺激,应该在进食前至少半小时(空腹状态),用≥ml的温水吞服药物,避免咀嚼,服药后必须保持上身直立,30分钟内不得躺卧、服用其他药物、食用食物或饮用饮料。另外,双磷酸盐类与金属离子合用会降低生物利用度,故建议服用双磷酸盐类药物1小时后才可服用钙剂。
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及其类似物该类药物主要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骨质疏松症,建议疗程: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使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一般不要超过数周。本类药物为多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用鲑鱼降钙素前应先做皮试(皮试液按1:比例稀释),过敏者慎用。3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激素类药物
特立帕肽
主要用于治疗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推荐疗程为18-24个月,治疗时间不宜超过2年。用药前应做皮试,停药后应序贯使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应个体化,所有药物治疗应至少坚持1年。药物治疗同时,更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多管齐下预防甚至战胜这“寂静的杀手”,让它永远静悄悄地不能出手侵蚀我们坚固的骨骼大厦。最后我们用几句顺口溜总结骨质疏松症:
腰酸背痛还驼背,骨密度检查要定期;
鱼、虾、鸡蛋和牛奶,高钙食物要多吃;
常晒太阳多运动,锻炼骨骼很重要;
防摔、防碰是关键,保护骨骼事不小。
”文/邱玉英
编辑/岳家奎
-END-
中心药房邱玉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