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胃底折叠术作为一种国际上最新的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手段,中国从年3月刚开始这一手术的临床应用。对患者来说,治疗效果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呢?临床医生将通过对患者术后随访,对照患者术前术后GERD主要症状如烧心、反流等改善情况;GERD-HRQL(生活质量健康指数)评分变化情况;24小时PH反流监测;PPI药物使用情况;胃镜下阀瓣及食管炎改善情况指标来评估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1、症状改善情况。烧心和反流是反流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症状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至少任一方面减少都是症状改善或减轻,患者自我感觉症状好转是治疗有效性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2、GERD-HRQL(反流病相关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下降≥50%。这个量表评估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患者术后一段时间使用量表给自己打个分,与术前的分数进行对比,如分数降低一半以上则说明手术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医院首例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患者在手术前评分为21分,术后评分为0分,则降低了不止一半,手术很成功患者手术满意度满分。
3、24小时PH反流监测情况。这是目前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金标准检查,也是手术有效性指标中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使用灵敏的电极监测24小时内食管酸碱度的变化,可以非常精确的统计出反流病的各项指标,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照,不仅可以明显看出是否有好转,还能知道哪方面有好转、好转多少。报告的主要参数有:反流总时间、总反流次数、立位反流和卧位反流各占多少、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等(参见下表,资料来医院年3月4号首例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患者)。
手术前后24小时反流监测情况比较
24小时内反流指标
术前
术后
酸反流时间(小时:分钟)
15:07
00:40
反流次数(次)
46
酸反流时间百分比
74.5%
2.9%
长反流(>5分钟)数量(次)
28
1
最长反流时间(分钟)
7
Demeester评分
.3
11.1
手术后24小时PH反流监测显示:24小时内总反流时间从15小时减少到40分钟,24小时内反流次数从次减少到46次,24小时内反流时间百分比从74.5%减少到2.9%。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手术。
4、停药或服药剂量下降≥50%。很多中重度患者一直是服用PPI药物来控制反流的,因此药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也是可以体现反流病的好转与否的。常见的PPI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药量指的是药物的剂量和频次。如果患者术后停药或者每日PPI所需剂量减量50%以上的即为治疗有效的指标。例如沈先生术前服用奥美拉唑40mg/次、每日两次,术后减至20mg每日两次,或者40mg每日一次,都算是药量下降了50%,说明手术有效。国内外文献(参见以下文献)报道,有85%以上[55例(55/65例,85%)]的执行内镜下胃底折叠术的患者已不再每天使用PPI药物或者每日PPI所需剂量减量50%以上。
5、胃镜下可见胃食管交界处阀瓣。胃与食管连接处有个阀瓣,这是我们称之为抗反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阀瓣失灵,从生理结构上就是造成反流病的病因。如果是做抗反流手术的话,胃镜下可以清晰的看到胃底生理结构的改变。
阀瓣的完美程度医学上使用Hill’s分级来划分,分为I~IV四级,数字越小表明屏障功能越好。如下图所示,上面一张图为患者术前胃镜照片,此时阀瓣为III级,下面一张图为患者术后胃镜照片,此时阀瓣为I级。该名患者经过手术,已完全摆脱了反流病的困扰。
6、胃镜下可见食管炎减轻。胃酸反流上来会侵蚀食管表面的粘膜,导致食管炎的发生,如果手术后6个月,内镜下可以看到,食管炎的程度有所减轻,也说明了在此期间反流减少,食管粘膜正在修复。
更多问题欢迎您现场参加12月5号下午13:30~17:00在上海交通大学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举办的内镜下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公益性讲座及大型义诊,将有国内著名的反流病专家现场义诊,回答您的问询,欢迎您的参与!
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治疗反流病》!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