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医药·就医选药》杂志上,每一期都会有“询诊热线”专栏,读者可以通过发送邮件或是寄送邮政信件的方式,将他们所面对的疑难杂症告诉我们。
在寄来的信中,您需要写清楚您的病情、之前是否找医生诊断过病情、医生的用药和治疗方法是否有效、您需要找的专家等等细节,之后我们会根据您的需要联系到相应的专业医师,为您解答您的疑惑,并提出相关的治疗方法,帮助到您。
本期专家答疑的疾病是:偏头痛、反流性食管炎、长期失眠、抑郁症、静脉曲张。
若您也有这些类型的治疗疑惑,请往下看。若是您有其他的疑难杂症想要向专家提问,请在文章末尾查看专家的联系方法。
提问①:为什么吃了止痛药头还是痛?
Q读者提问:
患有偏头痛,明明吃了止痛药,为什么有时候头还是很痛?头痛症状一直控制不好,对身体会有什么损害?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董钊
A专家回答:
治疗偏头痛的止痛药分为非特异性药物和特异性药物两种。
非特异性药物的意思是:药物有止痛的作用,但不是专门治疗偏头痛的,常见药物有芬必得、扑热息痛、去痛片等;
特异性药物指的是专门治疗偏头痛发作的药物,主要有曲坦类药物,如利扎曲坦、佐米曲坦等。
偏头痛患者在头痛急性期发作时,如果用的是非特异性药物,止痛效果不好,可能是因为发作时头痛程度太重,这时候可以换用特异性药物,即曲坦类药物。如果服用一种曲坦类药物效果不好,可以换用另一种曲坦类药物。
偏头痛频繁发作,对患者身体的损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2、偏头痛反复发作或者发作时间很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等;
3、特别注意:有一部分患者在头痛前会有一些先兆症状,比如眼前有闪光、亮线、亮点或看东西看不全等,存在这些先兆症状的偏头痛称为先兆性偏头痛。这类患者头痛如果频繁发作、或发作时间很长,将会是缺血性卒中,也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脑梗塞的发病危险因素。
所以,偏头痛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必须控制头痛发作的频率,减少因头痛频繁发作对身体造成的继发损害。
头痛难忍务必对症治疗
提问②:反流性食管炎
该如何用药?
Q读者提问:
我因胃不舒服做了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请问该如何用药?
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博
A专家回答:
医院看病,医生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最难受的症状,一个是持续时间。这两个您均未提及,故只能大概谈谈。
对于明确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服用雷贝拉唑和PPI(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就是国际通用的治疗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分两种,一种是强酸反流,胃酸返到食管不断刺激形成的食管炎;一种是无酸或弱酸反流,一般做一个24小时pH值的监测,也就是带一个小电极在食道里正常生活一天,监测什么位置什么时间反酸最多。这是检验胃酸反流的金标准。
临床中经常可见服药好转,停药复发的现象,反反复复大概要持续两年的时间。现在我们采用降台阶的疗法。
大家知道,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3种西药:
「第一种是中和胃酸和黏膜覆盖剂;第二种是H2受体阻滞剂,也就是替丁类;第三种是最强的,PPI类抑制剂,如雷贝拉唑等药物。」
如果服用最强的雷贝拉唑等还是没有用,我们就建议用降台阶的办法治疗。也就是服用的雷贝拉唑不能马上停,要逐渐减药,在此同时加服中药,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如对于肝胃郁热型,就是着急生气反酸烧心特别严重的,加用连茱六一丸等药物,配合西药,达到从根本上逐渐降胃酸的目的。
服用一段时间后,再改用H2受体阻滞剂配合很多汤药治疗,随后逐渐撤下西药,汤药再治疗一个月左右,部分患者可以实现摆脱西药。对于无酸和弱酸反流,往往没有明显的烧心反酸,而是嗳气和咽部异物感为主,这时候3种西药的作用并不大,可以考虑中医药,用化肝煎等汤药治疗为主,以健脾舒肝理气。
反流性食管炎是难治疾病,复发率也很高,除了吃药治疗,还要注意日常饮食不要吃得太饱太撑,不要吃巧克力、浓茶等。
提问③:长期失眠、梦魇
怎么办?
Q读者提问:
我今年65岁,患有失眠症已有3年多,常受梦魇干扰。有时睡着感觉好像被人踢了,醒后又好像听到叫我名字。我现在靠白酒催眠,喝上二三两白酒能睡4小时左右,有时醒后还能再睡一会,有时睡着了又被惊醒。请问我该怎么办?
湖南省中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周德生
A专家回答:
根据症状描述,您有失眠、梦魇、片断幻听等临床表现,应当诊断为轻度的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焦虑障碍。
长期以来使用白酒等催眠,是不妥当的。睡眠实验研究表明,睡前喝酒虽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使睡眠变浅,浅睡眠时间延长,中途醒转次数也增多,使睡眠变得断断续续。
可以看出,酒精的作用是先使人昏沉欲睡,表面上似乎对睡眠有益,实际上却可能干扰睡眠。到了下半夜,酒精的作用逐渐消失后,就会引起失眠与多梦,使总的睡眠质量下降。所以睡前喝酒并不能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反而有可能使睡眠变浅,不利于睡眠。
此外,酒精被分解后产生乙醛,这是一种有害无益的毒素。如果醉酒后即刻入睡,乙醛在体内循环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脱水,口干舌燥,导致醒来,此后会难以入睡。
根据您的病情,对轻度的精神心理症状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医院的脑病科或神经内科进行诊治。
提问④:得了抑郁症,
药要吃多久?
Q读者提问:
我一个亲戚得了抑郁症,一直在服药,现在已经可以正常工作、生活,是否可以减药或停药?另外,治疗抑郁症只吃药就行吗?
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于靖
A专家回答:
抑郁症的病因很复杂,与遗传、神经递质变化、个人性格、心理因素、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影响睡眠、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
抑郁症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3个阶段。
「急性期也就是患者正在发病的时期,治疗时间大概要6~8周;巩固期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者消失的这段时期,需要继续吃药巩固治疗4~9个月;维持期是在巩固治疗后,患者没有症状、能正常工作生活,就可以考虑减药,通常维持治疗2~3年。」
维持治疗期间,要观察患者减药后的情况,一旦复发,要及时加回原有的剂量,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然后找医生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单纯用药物治疗后,症状都会缓解或显著减轻。但有20%左右的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这与患者自身的心理、家庭环境有关。一般建议这些患者在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
进行心理治疗。有些抑郁症患者,已经服药一两周,病情还没有好转。通常来讲,抗抑郁药从开始用到起作用大概需要2~4周的时间,所以用药一两周,不太可能有一个明显的效果。有研究显示,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是呈正相关的,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所以患者需要继续坚持服药。
用药一段时间后病情有反复,这是正常的,因为药效还不稳定,患者需要继续遵医嘱服药,通常2~4周之后,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觉好转,就自行减药或者停药,造成病情反复,需要继续吃原来的药。总之一定要坚持用药足剂量、足疗程。
如果患者自己觉得吃药没什么效果就不吃了,这相当于放弃治疗,病情只会进一步发展。而且,大剂量、突然停药,有些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撤药反应,如流感样症状、焦虑、失眠、眩晕等。
提问⑤:下肢静脉曲张
如何预防?
Q读者提问:
我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而我女儿因为工作的关系,也需要长期站立,我很担心她会像我一样也患上静脉曲张,请问应该如何预防?
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郭宏杰
A专家回答:
经常站立的职业人群如教师、外科医生、护士、交警、哨兵、孕妇以及常穿高跟鞋的女性都是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除了长期站立因素,静脉曲张还与超重、长时间坐位、雌激素以及家族遗传有关。
明白了病因及诱因就可以尽量避免高危因素,做一些活动或措施来预防:
1、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姿势。如果因为工作需要久站久坐,可以做抬脚尖、脚跟或者活动踝关节的动作,以促进小腿肌肉收缩,利用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来促进静脉血液向心脏方向回流,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
垫脚尖活动小腿
2、站立工作者在工间休息时,可以将鞋脱掉,双脚抬高,足部要高于心脏30厘米以上;回到家里可以躺在床上,双脚搭在墙上(有点像打倒立),保持15分钟以上,可以减轻静脉血液对下肢的压力,缓解下肢酸胀不适、水肿等症状。
倒放腿消水肿
3、如果条件允许,可将鞋脱掉,光脚或者穿宽松的拖鞋行走,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并使足部肌肉得到锻炼。
4、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平底鞋有助预防静脉曲张,在体育锻炼时一定要穿有海绵垫的运动鞋或旅游鞋,可缓解腿部压力。
4、体重超重者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减轻体重;便秘者要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服用缓泻药纠正便秘,避免腹腔内压力增加;上厕所时不看手机书报等,蹲踞时间长会引起下肢静脉压力增加。
5、针对高危人群如教师、外科医生、护士、交警、哨兵、孕妇等,可以通过穿有压力梯度的医用弹力袜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答疑结束
若是您有需要咨询的病情
请依据以下联系方式
与我们联系
我们为您找专家
1、最便捷的方式是发电子邮件到:jtyy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