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患者经常碰到有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通常为无症状感染,但对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CMV感染可引起明显器质性损害,尤其是CD4细胞计数极低者。cMV病的诊断困难,通常需要根据器官受累表现、机体免疫情况及特殊检查,如眼底及内镜检查等,进行临床诊断。为此我查阅版美国《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防治指南》中巨细胞病毒病的解读,现转载如下: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疱疹病毒家族的一种双链DNA病毒。遍布世界各地,人群普遍易感。CMV感染通常表现为隐性感染,若引发明显的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则称为巨细胞病毒病(CMv病)?。CMV病主要见于免疫缺陷患者如器官及骨髓移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肿瘤、妊娠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
一、巨细胞病毒(CMV)流行病学
CMv感染多为既往感染后复燃,也可有新发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先天性感染(宫内感染),获得性感染(围生期感染),乳汁传播,接触排毒者的唾液、尿、眼泪等,输血或器官移植,性交传播。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cMV感染症状与免疫状态严重相关,合并cMV感染器官损害的高危因素包括:cD4T淋巴计数50个/mm3,未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或ART失败,曾患其他机会性感染,高cMV病毒血症,高HIv病毒载量(拷贝/mL)。ART时代前,约有30%的艾滋病患者合并有CMV视网膜炎,是终末期AIDS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ART的出现使其发病率明显降低,病情进展速度减慢,病死率明显下降。
二、巨细胞病毒(CMV)临床表现
1、CMV视网膜炎
CMV视网膜炎最常见.大多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低于50个/mm3。2/3患者为单侧发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进展为双侧。CMV视网膜炎早期多无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飞蚊症、漂浮物、盲点或外周视野缺损。CMV视网膜炎可导致视网膜全层的坏死性改变,典型镜下表现为“番茄酱样”改变,沿血管分布的浓厚的黄白色视网膜损伤,伴视网膜内出血病变,但也可无视网膜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则眼底病变持续进展,出现全视网膜炎、视网膜脱落,甚至永久性失明。
CMV视网膜炎可根据病变距黄斑的距离人为分为中央型及外周型,μm以内的病变为中央型病变。中央型CMV视网膜炎的病变可累及黄斑/视神经,出现可导致视敏度下降或中央视野缺损的症状。
2、CMV结肠炎
CMV结肠炎占AIDS患者CMV病的5%~10%,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厌食、腹痛、腹泻、全身乏力及发热,cT检查示结肠肠壁增厚。结肠,尤其是盲肠可出现穿孔。出血和穿孔为CMV结肠炎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CMV食管炎发病率低,主要表现为吞咽痛、恶心、中上腹、胸骨后不适、发热。
3、CMV肺炎
CMV肺炎极罕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常可检测出cMV,但通常认为是非致病原。
4、CMV神经系统病
CMV神经系统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痴呆、脑室脑炎、多发性神经根脊髓病,极少出现头痛的症状,预后差。
A、cMv痴呆可有嗜睡、意识模糊和发热,脑脊液检查可见单个核细胞增高,蛋白正常或增高,糖正常或减低。
B、CMv脑室脑炎常为急性发病,病情进展迅速,可迅速导致死亡,特征是出现颅神经麻痹或眼球震颤等局灶神经体征.cT或MRI检查可见脑室室周增强,但MRI正常不能除外。
C、cMV多发性神经根脊髓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尿潴留和进行性双下肢肌力减退),病情可在几周内迅速进展,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和弛缓性截瘫,出现强直性脊髓病和骶尾部感觉异常,头颅MRI可正常,增强MRI可有部分神经根增强,脑脊液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个/μL),脑脊液蛋白增多,糖减少。
三、巨细胞病毒(CMV)的诊断
目前对于cMV的检测有PcR、抗原检测、病毒培养等方法。外周血CMVDNA阳性不能做为诊断依据,阴性结果也不能除外,但脑脊液、玻璃体、房水中CMVDNA阳性者可做为诊断依据。抗CMVIgM阳性表明近期感染,CMVIgM/IgG阴性则可排除CMV感染。病毒培养及组织活检是诊断CMV病的金标准。但病毒培养临床少用。
1、眼底检查是发现CMV视网膜炎的主要手段,有经验的眼科医师的确诊率可达95%以上。其次,可检测房水或玻璃体内的CMVDNA,但应除外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弓形体等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2、CMV结肠炎/食管炎的诊断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典型的病理改变是结肠/食管黏膜溃疡,可见胞浆/胞核内包涵体及溃疡周围炎性反应,包涵体可为多个、少量或孤立存在川,组织活检标本或细胞刷标本的CMV培养阳性不能做为诊断依据。
3、CMv肺炎诊断困难,需要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组织或细胞学检查可见含CMV的包涵体,并能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
4、cMV神经系统感染。PcR检测脑脊液cMV是除脑活检、脑脊液病毒分离、病毒培养外最有意义的检查手段,其敏感性可达95%,特异性可达85%。
五、巨细胞病毒(CMV)的治疗
1、抗CMV病毒方案
缬更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西多福韦均对CMV有效。但是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感染,药物的选择会有一定的差异,疗程也不尽相同。
A、CMV视网膜炎
CMV视网膜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免疫抑制水平及其他因素给予个体化治疗(AIII)。全身治疗,可有效减少对侧眼感染风险及其他内脏感染。
中央型病变首选治疗建议为
具部治疗:玻璃体内注射更昔洛韦(2m/次)或膦甲酸钠(2.4mg/次),7~10d内给药1~4次,可迅速提高眼内药物浓度,控制感染,
全身治疗:同时给予缬更昔洛韦mgpobid,14~21d,然后给予mgpoqd。
替代治疗:球内注射加以下任一方案:
①更昔洛韦5mg/kgivq12h,14~2ld,后更昔洛韦5mg/kgivqd;
②更昔洛韦5m/kgivq12h,14~21d,后缬更昔洛韦mgPoqd;
③膦甲酸钠60m/kgivqd或90m/kgivq12h,14~21d,后90~m/kgivqd;
④西多福韦5m/(kg·周)iv2周,后每隔1周给予5m/kg,治疗前后需使用生理盐水水化,同时给药前3h给予丙磺舒2gPo,给药后2h及8h各给予丙磺舒1gpo,磺胺过敏者不能应用丙磺舒。
外周型病变仅给予全身治疗。cMV视网膜炎在治疗结束后应继续维持治疗,建议使用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口服或静点治疗,至少持续3~6个月,无活动性病变且ART后CD4T细胞计数增长至个/mm3,以上,方考虑停止。停药后应每3个月进行1次眼科检查以监测复发。CD4T细胞计数下降低于个/mm3时应再次启动维持治疗。
B、cMV食管炎或结肠炎
cMV食管炎或结肠炎首选更昔洛韦进行治疗,若患者消化道症状轻微选择口服治疗,若不能耐受或耐药者可选膦甲酸钠。通常治疗21-42d或至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通常不进行维持治疗。
C、CMV肺炎及cMV神经系统感染
CMV肺炎及cMV神经系统感染治疗经验有限.建议使用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静点治疗,治疗最佳疗程尚不明确。
2、ART的开始时机
通常建议:针对cMV视网膜炎或神经系统感染者在抗CMV治疗至少2周后开始ART:针对CMv结肠炎/食管炎及CMV肺炎则可根据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3、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
CMV相关免疫重建炎性反应综合征(IRIS),主要针对CMV视网膜炎,多于ART开始后4~12周.也可发生于ART后数月或数年,出现黄斑水肿和免疫重建葡萄膜炎(IRU),可导致视力损伤。建议使用激素,也可同时抗CMv治疗。激素可以眼周、玻璃体内或口服给药。口服建议短疗程,但无推荐药物使用剂量及时间,ART后新发CMV视网膜炎或原有的CMV视网膜炎加重.均可给予全身抗CMV治疗并继续原有ART方案,除非合并有葡萄膜炎,否则不推荐使用激素。
4、CMV病的复发
CMV视网膜炎复发通常见于维持治疗中断或CD4T细胞计数50个/mm3的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患者免疫重建不良,也可能是眼内抗CMV药物浓度低或者出现病毒耐药。
早期复发主要由于眼内药物浓度低所致。
维持期中复发可使用同种药物再次进行诱导及维持治疗,虽短期内病情可能进展但治疗有效。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疗效强,适用于单药不敏感或多次复发者,但药物毒性显著增加。CMV耐药通常见于长期进行抗CMV治疗以及CMV晚期复发的患者,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及西多福韦三者耐药率近似,耐药率约为5%/人年。更昔洛韦低水平耐药由CMV—uL97基因(磷酸转移酶)突变导致,高水平耐药是由于uL97和uL54基因(DNA聚合酶)突变?。膦甲酸钠和西多福韦耐药是由于CMv—uL54基因突变。复发患者建议进行外周血CMv—uL97检测.因为90%以上的患者血液和眼内的CMV毒株一致。膦甲酸钠对uL97、uL54基因变异的CMv株仍有效。因此,更昔洛韦耐药者可改用膦甲酸钠球内注射或全身用药(CIII)。而对于其他CMV相关疾病的复发没有太多研究依据。
5、预防
CMv可分布于尿液、精液、宫颈液、母乳和唾液,通过生活的密切接触发生感染。强烈建议使用安全套预防CMV经性途径感染(AII)。婴儿及儿童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黏膜分泌物而感染,且受感染儿童的唾液及尿液可长期检测出CMV,易导致其他家庭成员的感染,因而对于CMV血清阴性的HIV感染者.若与儿童有密切接触,建议通过勤洗手、戴手套等方法进行预防。
ART使CD4T细胞计数大于个/mm3是有效的预防CMV终未器官的最佳方案。不推荐用更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一级预防,但嘱患者如出现眼前漂浮物、视力下降要及时就诊。CD4T细胞计数小于50个/mm3时每3-4个月进行一次光学检查。
6、特殊人群
妊娠HIV/AIDS并发CMV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同非妊娠期患者。区别在于,妊娠前天个月的CMV视网膜炎推荐首选球内注射,避免胎儿暴露药物,全身用药建议3个月后再进行。
首选缬更昔洛韦,使用过程中应测监测胎动,且在20周后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胎儿是否合并水肿,该症状提示胎儿合并贫血。
7、总结
CMV病需要有实质器官的损害证据才可诊断并进行抗CMV治疗。治疗可选择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等药物,除CMV视网膜炎外通常不需要进行维持治疗。ART可明显降低CMV的疾病进展及复发率,通常在进行抗CMV治疗2周后开始ART,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及IRIS的出现,及时干预治疗。妊娠HIV/AIDS并发CMV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同非妊娠期患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