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吃完饭就犯困,是大脑供血不足

时间:2022-5-12 14:53:25 来源:食管炎

明明前一天晚上睡得挺好,一上午也是元气满满,但一吃完午饭,就哈欠连天,困意挡都挡不住……

关于饱后犯困,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吃完饭后,为了消化,进入胃肠道的血液就会增加,供应大脑的血量会减少,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大脑缺血缺氧,引起反应迟钝、犯困的情况。

虽然吃完饭后,大脑供血量会有改变,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变化幅度很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

脑血管有自己的调节机制,会使脑部血液供应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状态,对健康群体来说,一般不会说吃顿饭就导致大脑缺血了。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饭后困倦呢?

引起犯困的原因

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激素在“作祟”:

01

胆囊收缩激素

研究发现,人体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一般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会明显升高,等到两个小时之后,这种收缩素分泌量就会减少;而相对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

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胆囊素水平会更高,睡意会更浓。

02

食欲素

人体进食后,食物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餐后血糖会升高,同时抑制体内食欲素的分泌。而食欲素含量降低人体就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食欲素含量较高,人体也会较清醒且活跃。

因此,特别是进食淀粉类较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相对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

03

胰岛素

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人体中所含的色氨酸会增多,在脑内先形成5-羟色胺,可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人体产生睡意。

此外,胰岛素还会促进人体中钾离子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若人体处于轻度低血钾状态,身体也会出现疲劳和困意。

饭后躺下休息,

食物会很快变成身上的脂肪?

饭后往往容易犯困,很多人总担心“吃饱了就睡更容易胖”。但饭后午睡其实与长胖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食物的消化吸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单是食物在胃里形成食糜,再进入肠道这一套过程就要好几个小时;而食物中多余的热量最终转化为身上的脂肪,甚至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因此,饭后躺下睡一会儿,并不会直接导致肥胖,不用过于担心。

小贴士

对于本身就严重消化不良、身体体质虚弱的人来说,饭后马上躺下容易造成胃反酸、胃食管反流,严重者还会导致反流性食管炎,建议饭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

缓解犯困的方法

想要保持元气满满,可以试试这样做:

1

不暴饮暴食,三餐吃到七八分饱。餐间可以选择无糖酸奶、原味坚果、水果等健康零食适量加餐。

2

饮食结构要均衡,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主食,用燕麦、荞麦、玉米等全谷物,绿豆、红豆等杂豆类,以及红薯、芋头等薯类替代1/3~1/2的精制白米面,再搭配丰富的蔬菜和适量鱼禽蛋肉等蛋白质类食物。

3

减少甜点、饼干、糖果、甜饮料等添加大量精制糖的零食,尤其餐后不宜马上吃甜食。

4

及时补水,成人每天饮水推荐量约~毫升,大约相当于3瓶毫升的矿泉水。

5

增加身体活动,尤其是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可以做做家务,走一走。

6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重要的事必须说三遍!

来源

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by/1362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