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眼丨滴血查癌到底靠不靠谱医学专家这么

时间:2017-5-18 13:16:40 来源:食管炎

今年的4月15日至21日是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万例,平均每天确诊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年到年十余年间,男性癌症发病率保持稳定,而女性的发病率则以每年21.1%的速度显著增加。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万例。

去医院体检,不少人都会抽血查肝功能、血常规。

如果说只要一滴血就能查出无患癌症风险,你信吗?

当前,就偏偏有这样一些机构宣称“一滴血可查是否患癌症”,部分体检机构也声称一滴血或者几滴血便可以确诊癌症。专家表示,这并非是确诊癌症的根本标准。

1“一滴血查癌症”是检测肿瘤血清标记物

抽医院就诊时经常做的项目,血液中的一些化验数据,的确可以有效检测判断人体是否患有某些疾病,但对于诊断是否患有癌症并不现实。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表示,通常所说的“一滴血查癌症”概念是肿瘤血清标记物的检测,这种检测值不能完全诊断是否患有癌症。现在有一定比例的人群,比如肿瘤血清标记物比较高,都会超过标准,专业上叫做假阳性;还有一些人群得了癌症,一直到去世的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没有超标。这个比例比较大,超出医学上可以接受的范围,基于这样的原因,它并不是诊断肿瘤可信的标准。

王宁表示,肿瘤血清标记物检测目前可以用于判断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肿瘤时血清标记物指标比较高,在做过手术或相应治疗后,指标降下来了,就认为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基本上在临床是应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估。

2肿瘤标记物异常就一定“中标”?

今年年初,市民徐女士的单位组织体检,体检报告上将结果有异常的项目都标示出来了,其中一项赫然写着“癌胚抗原”,“一点不夸张,看到报告的时候我腿都软了”。她觉得,这个指标有问题,那肯定是得癌了,结果她做了一圈检查都没发现问题。

广西医院副院长韦长元介绍,肿瘤标记物检验对防癌确实有指导意义,但很多肿瘤标志物并不具有特异性,也就是说,某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异常,与患癌不能画等号。

肿瘤标记物检测只是提示一个方向,存在相关癌症的患病风险:比如肿瘤标志物CA-与卵巢癌可能相关,但是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原因也会造成这个指标异常。因此,光靠检测还不够,还需要影像学的检查等手段来进行综合判断。

3“一滴血检测仪”借势走红实为骗财工具

此外,上网搜索“一滴血”不难发现有一款名为“一滴血检测仪”的设备。这台仪器号称“只要一滴血,根据血痂的颜色、裂纹走向,便能推断待测者的身体状况,甚至能诊断出缺乏维生素、胃炎、肝硬化、癌症等上百种疾病”。由于检测方便,而这款仪器往往被用于保健品讲座宣传,甚至成为不法分子兜售药品、欺骗消费者的工具。

近几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癌症总发病.16万例,总死亡.42万例。癌症诊断一直是医学上难以攻克的难题,癌症的凶险更是让不少人“谈癌色变”,而恰恰有一些机构利用了这种心理,包装各种癌症检查手段推向市场。

专家:癌症快速检测难度高滴血查癌只能当参考

专家提醒:癌症快速检测是全世界医疗机构攻坚的目标,目前依然属于极尖端、极前沿的研究,真正能用于临床的很少,滴血查癌终究只是参考数据。那么,面对癌症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目前,我国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包括:肺癌、肝癌、消化道肿瘤、胃癌、女性的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对于这些癌症如何做到早发现?王宁副主任说,以发病率最高的肺癌为例,吸烟者就属于高危目标人群。

王宁介绍称,高危人群一般指吸烟人群中吸烟指数达到20“包年”。什么叫20“包年”?就是指这个人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烟龄,并且年龄超过45岁,这样的话就可以去做肺癌的低剂量螺旋CT来诊断早期病人。现在,国际上通过这种方式筛查出的绝大部分肺癌患者都属于早期,五年生存率能达到80%以上。

王宁副主任建议,不要惧怕癌症早诊早治,应根据相关提示到权威的医疗机构尽早做检查。对于癌症的检测方式,不能仅听凭追逐商业利益的体检公司的一面之辞,也不能被他们口中的一些新词汇所蒙蔽。

戳图了解这些癌症信号和一生要做的体检计划:

减少这些不良习惯有助防癌

1老喝滚烫水

很多人喜欢闲暇时泡杯功夫茶,殊不知,这种现冲现泡“趁热喝”的茶,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原因就在于,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专家建议,食物或饮料如果觉得烫,千万别性急往下咽。带馅儿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烫里面烫,吃的时候尤其要当心。喝热饮千万不要用吸管。

2蔬果吃得少

大鱼大肉吃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千万别小看这一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由着性子吃一是会造成肥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二是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带走有害物质。老不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专家指出,要保证身体需要,每天应吃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过75克。

3老是憋大便

想去大便,可偏偏工作太忙走不开,或一时找不到卫生间,只能使劲憋着。一回两回还行,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粪便里含有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多种致癌物,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专家建议,一定要抓住一天中“便意”最浓的时刻,一个是早晨起床后不久,一个是吃饭后。另外,一般3~5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应该放弃,不要长时间呆在厕所看书看报。 

4爱钻牛角尖

如果你觉得生活中让你生气的事像道坎一样,怎么也迈不过去,思想钻了牛角尖,而且抑郁的心态持续一两年以上,就要小心了。临床发现,生活中爱较真、生气又不擅表达的人,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豁达的心胸、愉悦的心情是癌细胞的“天敌”。

5过度装修

除吸烟外,装修的刺鼻气味也是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很多建材里都含有致癌化学成分,对儿童来说,装修污染更有可能让他们患上白血病。专家建议,装修买家具、建材,千万别图便宜,装修期间一定要开窗通风;装修结束后至少要晾两三个月才能入住。

“话疗”助肿瘤患者树立抗癌信心

一旦不幸患上癌症,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之外,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要治病,先治心”,肿瘤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近年来,肿瘤的内科治疗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话疗”,这里的“话”是说话的“话”。

癌症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可以说,“话疗”与化学药物治疗一样必不可少。临床统计,50%的肿瘤病人有心理障碍。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

专家提醒,癌症患者出院后,家人对其进行“话疗”有助于“稀释”患者的痛苦。在谈话的内容上,可以是患者喜欢的一些话题,转移其对癌症的注意力;还可以向患者讲解“肿瘤就是慢性病”、“带瘤生存”、“适度治疗”等观点。

家属应仔细聆听并体会病人的心情,用一些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比如握住病人的手。这样有利于打消患者的恐惧心理,由消极接受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治疗。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财经、新华网健康、生命时报等)









































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bx/699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