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荟萃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与嗜酸粒细胞性

时间:2017-5-5 15:16:35 来源:食管炎

翻译:宫艳清

校译:卢向东

医院消化内科

简介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

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慢性免疫性疾病,与食物抗原引起的T辅助细胞2型(Th2)相关免疫反应一致。EoE的定义及食管活检病理改变与年龄和性别无关,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临床表现有所差异。

诊断难点

EoE影响食管细胞不均匀;

用hpf所见eos的个数表示eos的密度存在漏洞;

即使是在认同诊断标准、统一评估方法的病理学家之间仍会出现对eos密度观察的误差。

与GERD及PPI-REE鉴别诊断

图1 正常未角化的食管鳞状上皮

上皮内未见嗜酸粒细胞,基底层(竖线标记)占整个上皮厚度的15%以内,固有层(星号标记)由细密的胶原纤维组成,固有层下面的黏膜肌层未发生异常改变(苏木紫-伊红染色法,原标本倍放大视野)

图2 EoE病理变化

A来自EoE患者的活检中,上皮内可见大量的嗜酸粒细胞(箭头标记),主要分布在表层,圆圈标记的地方显示嗜酸粒细胞炎症造成的表层病损。基底层占整个上皮厚度的1/2以上(竖线标记),上皮厚度增加,EoE活检需要低倍放大视野(X)来观察上皮厚度。固有层(星号标记)由浓厚致密的胶原纤维组成(苏木紫-伊红染色法,原标本倍放大视野)

B将2A图中右半视野中圆圈标记的部位放大观察,可见嗜酸粒细胞(箭头标记)混合分离或半分离的上皮细胞,与内镜检查所见的白斑(渗出物)有关,且细胞间隙增宽,可见细胞间桥(苏木紫-伊红染色法,原标本倍放大视野)

图3 食管活检见嗜酸粒细胞聚集

如图所见,食管活检的恰当位点及病理切片方向的选取存在困难,然而嗜酸粒细胞聚集形成的脓肿(箭头标记)很容易识别(苏木紫-伊红染色法,原标本倍放大视野)

图4 食管活检

在这个切片方向定位良好的活检中,基底区增厚尤为明显(竖线标记),大量上皮内嗜酸粒细胞浸润,可见一个嗜酸粒细胞表面分层的小位点(箭头标记),许多地方可见细胞间隙增宽(箭头标记)

固有层在上皮层附近,可见粗大的纤维排列(星号标记),也可见大量的嗜酸粒细胞(箭头标记)和浆细胞(颜色较暗的箭头标记)(苏木紫-伊红染色法,原标本倍放大视野)

专家点评

医院消化内科卢向东:EoE和eos相关EGID是相对少见的疾病,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对于EoE及eos相关EGID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但仍缺乏有关病理学详尽、深入、全面研究的文章。本文就EoE及eos相关EGID从病理学发展史到组织病理学特点、病理学诊断难点进行深入、全面、详尽阐述,并给出病理切片加以说明,图文并茂易于读者理解,对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进行简单的概括,并探讨了EoE基因组水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变化,对于消化科及病理科医生认识及诊断EoE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以后EoE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来源:MargaretH.Collins,GastroenterolClinNorthAm.;43(2):-68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bx/695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