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吃药,对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医院开的药,大多数人都会“遵医嘱”,知道饭前吃或是饭后吃。不过,有时候自己在药店买的药,饭前吃或者饭后吃,不是每种药盒上都写清楚的。而且就算是医生嘱咐了,或者是药盒上有写,有些人还是不会严格遵守,觉得饭前饭后吃没啥子太大区别。药物饭前吃或者饭后吃这些规矩真有必要遵守吗?听医院药剂科主任医师杨继红医生的一番分析,也许,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个时间点这么有讲究了。
服用时间不同影响药物吸收
“其实,药物饭前还是饭后服用大有讲究,会影响药物吸收速度,也关系到药物对胃肠的刺激程度。”杨主任说。不同药效的药物有不同的影响因素,这里,杨主任把相关药物进行了分类梳理。“对于食物会减少吸收的药物,最好在饭前30分钟-60分钟服药。”杨主任说。饭前吃药,药物的吸收不会受到食物的干扰,药物会较快地通过消化道被吸收入血,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最大程度发挥药物的作用。
宜饭前服用的药物:
1.让药物充分作用于胃壁的胃壁保护药:三硅酸镁、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应在饭前30分钟服;
2.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发挥作用快的止吐药、胃肠推动药、肠道止泻抗感染药:胃复安、吗丁啉、思密达(食管炎宜饭后)、诺氟沙星等在饭前15-30分钟服。
3.为使药物及时发挥作用的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淀粉酶、乳酶生、复方消化酶等宜在吃饭前片刻服。
4.一些对胃无刺激的滋补性药物,为使吸收全面,宜在饭前服,如人参制剂,鹿茸精等。
5.肠溶衣片剂或胶囊:因该类药物需到达肠道以后才能消化吸收,而进食会影响胃的排空,延迟其消化、吸收,宜在饭前服。
“相反地,如果食物有助于药物的吸收或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大,应在饭后30分钟-60分钟服药。”杨主任说。除了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药物的作用与食物和胃肠道的关系。吃饭是补充营养素的生理活动,饭后,血糖会升高,胃肠的蠕动会增加;同时,胃肠里充满食物,会减少药物与胃壁肠壁的接触,会刺激相应的消化液的分泌等,这些都会对药效的发挥有影响。
宜饭后服用的药物:
1.抗酸药胃舒平、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在饭后胃酸分泌量最大时服,可使溃疡面少受刺激,有利修复。
2.解热抗炎止痛药消炎痛、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炎痛喜康,饭后服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3.维生素类维生素B2、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饭后服用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吸收更完全。
4.抗菌药头孢呋辛、伊曲康唑等饭后服用可使药物吸收更完全。
降糖药物要在饭前或餐中吃
杨主任表示,饭后随着糖类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自然会升高,一般情况下,人体内会及时分泌胰岛素来对付,身体并无感觉,是个常态;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其所用的降血糖药物应在饭前服用或饭后服用就特别有讲究了。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等。这类药物应在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如果在餐后服用,无法起到降糖效果。饮食成分中应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否则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能发挥作用。
磺脲类药物常用的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控释片为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波脲(克糖利)和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伊瑞、亚莫利)等,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和释放胰岛素来降糖。大多数磺脲类降糖药需要半小时才起效,而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因此,建议在餐前20-30分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格列奈类常用的有诺和龙、唐力等,属胰岛素促泌剂。其降糖作用迅速而短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也称餐时血糖调节剂。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服用均可引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5-20分钟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对作为一线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迪化唐锭、格华止、美迪康等),从时间上考虑,餐前服是可以的;但因该药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例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比较高,一般采用在吃饭中间,或饭后立即服用,即在胃肠道中存有食物时服用。这种服法,既可减少不良反应,又能及时产生药效,避免高血糖。
最后,杨主任提醒,服药前最好先向医生和药师询问清楚药物服用方法,同时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特别是药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等。
-TheEnd-
文/龙逸敏
图/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