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再冷,这些事也千万别对孩子做

时间:2016-12-25 4:48:06 来源:食管炎

  我是暖暖妈。北大硕士毕业,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专注科学育儿、教育心得、亲子旅行、科学喂养、剁手推荐。希望我的原创分享,成为你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今年冬天似乎比往年冷得早一点,北京的初雪已经如约而至了。看了看最近的天气预报,好像全国大部地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降温。

  前两天暖妈推送的《小孩的屁股不怕冷?大冷天的,你跟孩子什么仇什么怨?!》(点击题目查看原文)除了引发了各位爸妈对冬天给孩子穿开裆裤这一陋习的大讨论,也有很多家长在后台询问,冬天到底该怎样护理孩子。暖妈老家有句俗话“细娃皮嫩又体娇,一冷一热最难熬”,大意是小孩子稚嫩,冬天和夏天都不太好护理照顾。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考验,而对于父母来讲,也确实有很多的护理难题。

  今天,暖妈来跟大家聊一聊冬季护理容易掉入的几个坑儿!希望家长们避开这些误区,让孩子过一个既舒适又温暖的冬天。

No.1天气冷,多穿点?NO!

  有种冷,叫奶奶觉得我冷!这也是不久前暖妈推送的一篇文章题目《有种冷,叫奶奶觉得我冷!宝宝到底应该穿多少?》(点击题目查看原文)。

  每年冬天孩子的穿衣问题一直是父母考虑的头等大事。“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我们每个人都会讲这一句,但到实际用的时候往往还是免不了怀疑。冬天温度低,很多家长,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照看孩子的,怕孩子受凉生病,将孩子从头到脚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直到摸到孩子手心发热甚至微微出汗,才觉得孩子暖和了。

  其实,判断孩子的冷暖,摸手脚是不对的。孩子的手脚本身就会比大人凉,孩子的手脚都发热出汗了,那身上早就太热了。

  孩子穿太多,并不会让孩子觉得舒适,反而有可能导致“捂热综合症”。有些孩子在冬天喜欢出虚汗、容易感冒,很多时候并不是穿少了,反而是穿多了“捂热”造成的。严重的“捂热综合症”会导致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脑部受损或死亡。另外,孩子裹成“小粽子”,跑不动、动不开,孩子的大运动发育会受到阻碍。

  所以,千万别把孩子裹成“小粽子”了。用“一指禅”摸摸孩子后背和脖子的交界处,如果温暖干燥,衣服就已经刚刚好,不用再加啦。

  

No.2天气冷,吃喝烫点才暖和?NO!

  “来,喝碗热汤!”

  “赶紧趁热吃,一会儿就凉啦!”

  “喝杯热水,暖和暖和!”

  天气太冷,家长常常会把热汤热食作为孩子的暖身利器。确实,冬天里来一点热饮热食,全身都会觉得暖乎乎的,心情也会跟着愉悦起来。

  但是,饮食可不是越“热”越好,很多家长口中的“热”食,其实往往是“烫”食,让孩子趁热吃,往往是趁着烫,赶紧囫囵着咽下。人的口腔、食道对温度的耐受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常时候,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而对于孩子而言,口腔和食道的耐受温度可能更低一些。当食物过烫,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受到轻度灼伤,长久以往,这种损伤有可能引起胃炎、食管炎。另外,食物太烫,孩子咀嚼不充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好。

  

No.3天气冷,就别去外面了?NO!

  某次下雪天,暖暖说想堆个雪人儿,我就陪她去了。结果被邻居婆婆一通教育:“天这么冷,你带孩子出去玩,孩子感冒咳嗽怎么办?”

  冬季确实是孩子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间,很多妈妈会认为,只要冬天少出门,就会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可事实恰恰相反,冬季门窗开的时间少,空气不流通,加上室内温度较高,导致细菌滋生较快。孩子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里,反而更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而趁着阳光充足的中午时间,去户外做些活动,能使孩子的身体逐渐适应低温,拥有抵抗低温的能力。同时孩子通过运动,身体得到舒展,体质也会相应增强一些。

No.4来双雪地靴,好看又保暖?NO!

  这些年,雪地靴可是冬季宠儿,舒适保暖,很多雪地靴还造型可爱,无论穿裤子还是穿裙子都百搭好穿。但是,雪地靴可不太适合孩子穿。

  雪地靴通常鞋底比较厚软,且没有足弓幅度设计,会导致行走时足底压力不平衡。长时间穿雪地靴,肌腱和足底筋膜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引起肌腱炎和筋膜炎。

  另外,大多数的雪地靴在鞋帮上没有支撑,缺乏稳定型和保护性,同时,鞋型都比较肥大,对于小孩子来说,不利于脚型、腿型的发育,时间长了容易形成内八字。

  其实孩子也并不需要雪地靴这样太厚的鞋子。孩子新陈代谢旺盛,与成人相比单位面积的汗腺数目要多一些,所以宝宝的小脚丫子比成人更容易出汗。一旦出汗太多,鞋里不能保持干燥,不仅没办法保暖,反而容易引起脚气、脚臭等脚病。

  当然,如果孩子需要长时间待在户外,可以选择鞋帮有支撑的专业户外雪地靴,进到室内最好更换其他童鞋。

 No.5天气冷,泡泡脚暖暖身?NO!

  很多人觉得在寒冷的冬季泡个脚能让全身暖和起来,因此很多家长也给孩子热水泡脚。

  但是据报道,脚部结构复杂,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足弓还没有形成,骨头和关节很有弹性,脚底堆积的脂肪也会使足弓不明显,一般要6岁左右,足弓才会显现。常用高温热水给幼儿洗脚或烫脚,足底韧带会遇热变松弛,不利足弓发育形成和维持。

  另外,婴幼儿对水温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很多时候对于成人来说刚刚好的水温却有可能会烫伤孩子。

No.6天气冷,洗澡要开浴霸?NO!

  冬天天气太冷,洗澡肯定需要给孩子保暖,浴霸是不少家长的选择。殊不知,1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注视物体,2个月的宝宝眼睛已经可以调节视焦距了。由于宝宝的眼角膜和结膜表层很娇嫩,如果洗澡时开着浴霸灯暖,宝宝就会盯着灯看,眼睛容易遭到浴霸强光的伤害,影响视力发育。

  冬季孩子洗澡,可以先打开浴霸或者取暖器,预热15至20分钟,等温度到26℃-28℃,再让孩子脱衣。

  给宝宝洗澡的水温最好控制在38℃-40℃,可以将洗头洗澡分开。洗完头后,先把头发擦干,再洗澡,以免着凉。

  冬天给孩子洗澡的频次可以稍微减少一些,时间也可以稍微缩短。孩子需要注意卫生不能不洗澡,但是也一定要注意不要感冒。

No.7天气冷,跟大人盖同一个被子?NO!

  之前后台也有妈妈问,平时孩子都睡小床,冬天感觉孩子小脸小手冰冰的,是不是一个人睡着比较冷,想搂着孩子睡。

  其实,要看孩子睡得是否暖和,跟测试衣物是否合适一样,用手摸摸后背,如果温暖干燥就好。冬季温度低,需要给孩子加盖适合的被褥,但是并没有孩子一个人睡就会冷的说法。所以,平常一直习惯睡小床的孩子,不必特意跟家长一起睡。

  平时跟家长一起睡的孩子,最好不要跟家长盖一床被子。一方面大人的被子对宝宝来说太重了;另一方面在本来就有空调或暖气的房间里,母婴同盖一床被或让婴幼儿睡在母亲的腋下,易形成高热和缺氧的环境。

 

  另外,不要考虑到防风、保暖,在孩子头上罩毛巾、沙巾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可能会在孩子翻身时掉落到孩子的面部,引发意外。

  每个冬季,寒冷的天气都会给家长带来不少育儿不便和难题,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天气冷”背黑锅哦。自古四季就是这样交替变换,人也都是适应着这样的环境成长繁衍。所以,不必要将冬季寒冷视作不可抗逆的恶劣天气,稍微放开一点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孩子会拥有更健康的体魄,更强的适应能力,才会在以后有能力面对所有寒冷的冬天。

暖妈相关原创:(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别让无知害了孩子!这个"中国特色病"又到了高发季……

小孩的屁股不怕冻?大冷天的,你跟孩子什么仇什么怨?!

有种冷,叫奶奶觉得我冷!宝宝到底该穿多少?

不冷不远还不累,推荐最适合冬天带宝宝去的8个亲子游目的地

暖暖妈爱分享北大硕士毕业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专注于科学育儿、剁手推荐、亲子旅行、科学喂养、辣妈心语

用我的原创心得和分享

成为您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加白名单

个人

新浪微博:

陈小暖成长记

长按识别上面的   点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暖妈原创的百余篇育儿、教育、亲子游攻略干货文章!









































四川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诊断治疗症狀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bx/462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