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已成为消化科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症状往往反复发作,诊断及治疗困难,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公众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正确认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来简要介绍一下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反流及烧心,反流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反流物以胃酸为主故反酸症状最为常见,但反流物绝不仅限为酸性物质,也可能为弱酸以及碱性物;烧心,源于英文(Heartburn)指胸骨后烧灼感。胃食管反流病还可能有不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等。此外,胃食管反流病虽然是消化道疾病,但患者可有反流相关的食管外症状,其中哮喘、慢性咳嗽及喉炎,是已明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现,其他如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声带息肉及慢性咽炎等也可能与反流相关,特别是经常规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同时又伴有反流、烧心等典型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以胸痛、咳嗽或咽喉症状等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在做出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之前应先就诊于心内科、呼吸科及耳鼻喉科等相关科室除外心脏病、呼吸道疾病及咽喉疾病可能,以免误诊延误疾病诊治。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首先建议行胃镜检查:目的是明确食管炎症情况,同时除外其他病变如化学性食管炎、细菌及真菌性食管炎、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自身免疫病相关性食管炎、食管良恶性肿瘤、贲门失迟缓、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良恶性肿瘤等。若内镜下证实存在反流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则可以直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然而内镜阳性的胃食管反流病仅占不足40%,故即使内镜检查阴性仍不能除外GERD。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可以选择行24小时食管阻抗-PH值监测检查:目的是通过监测食管内反流情况及PH值变化,明确是否存在异常反流,反流与症状相关性,并有助于明确反流物性质,指导治疗,特别是有助于难治性GERD的治疗。此外对于存在食管裂孔疝或有意愿行胃底折叠手术治疗的患者还应行食管测压检查:目的是了解食管动力状态,用于术前评估同时除外贲门失迟缓、食管弥漫性痉挛、自身免疫病所致食管改变如硬皮病性食管等。通过以上方法确立了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后,下面介绍一下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1.生活方式改变:包括减肥、抬高床头、戒烟/酒、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避免食用可能诱发反流症状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辛辣或酸性食物、高脂饮食等。2.药物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每天1次或2次服药的治疗方案,药物应用的规律性及规范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一旦开始用药就应严格遵循医嘱,否则极易造成治疗失败。此外,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进消化道动力的药物可以作为辅助用药促进症状改善。3.内镜下治疗及手术治疗:是近些年兴起的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新的治疗手段,临床实践表明只要严格选择适应症范围内的患者术后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其中内镜下治疗以射频治疗为主。外科手术治疗则以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为代表,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严重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患者治疗的新选择。本期特邀专家张川张川主任来自“首医胃食管反流疾病诊疗研究中心”,“首医胃食管反流疾病诊疗研究中心”由首都医科医院牵头,医院食管疾病研究室基础上,联合医院和首都医科医院相关科室组成,在已有成绩基础上继续加强院际间、科室间的相互协作,加强各学科临床互补性,集中资源,更全面地对胃食管反流病进行诊断和综合治疗。医院院长伍冀湘教授任中心主任,由王忠镐院士任首席专家。由胸外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的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团队,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实现了一体化的综合治疗,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其中伍冀湘教授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与胸外科抗反流手术实现了完美整合,将手术创伤最小化。消化内科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诊断、药物治疗及内镜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其中开展得24小时pH监测,食管测压等检查在疾病的精确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科室对胃食管反流病导致患者在咽喉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及相关鉴别诊断具有丰富经验,让更多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根本性治疗。更多消化疾病咨询请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好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