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一种食管胃动力性疾病。下食管扩约肌(LES)松弛期间,胃内容物反流人食管称胃食管反流(GER)胃食管存在生理反流和病理性反流两种。生理性反流是由LES自发性松弛引起,有利于胃内气体排出,食管会出现推动性蠕动将胃液推进到胃里,正常情况下不造成食管部膜损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胃食管反流病已成为一种高发的慢性病,近年来的发病率愈来愈高,有数据显示,我国已达到约5.77%,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患病率普遍更高,可达到10.19%以上。这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及其他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愈发让胃食管反流变得更加“猖獗”。而且很多人把“反酸”当成是一种生理现象,不予重视,延误了治疗。更可怕是,胃食管反流病擅长“伪装”,有人就误以为自己得的是咳嗽或慢性咽炎,在治疗上走了弯路。如不及时治疗将引发重度食管炎、食管狭窄,甚至可能引起食管癌的发生。
如果你在既没有恶心又没有用力的情况下,感觉到胃里的东西涌入到了咽部或口腔,酸溜溜的好难受;如果你还常常感到胸闷、胸痛,心口像有把火在烧,那么你可千万别不当一回事,因为你很可能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而上述两种情况,正是它的典型症状,即“反流”和“烧心”。
胃食管反流的三大分类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情发展程度有轻重,需要注意的是,少部分反流会发生癌变,需要特别警惕。在认识它们之前,先要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分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可以把胃食道反流病分为三类:
1、最常见的非糜烂性反流病,也就是说,患者有反流症状,但是胃食道并没有发生糜烂,这类患者约占所有反流患者的60%左右;
2、其次是反流性食管炎,这类患者由于长期反流,食管部位有糜烂、溃疡和炎症的反应,他们约占所有患者的37%左右;
3、余下的约3%被称为Barrett食管(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状上皮覆盖),它们是最容易发生癌变的一种胃食管反流,也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癌变率可达10%。
从三种类别由轻到重,患者可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判定。特别要提醒以下三类反流病人,一定要重视胃镜检查,谨防癌变。
1、烧心、反流的基础上合并有黑便、呕吐、体重下降、吃东西有梗阻感等疑似癌症报警症状的人群。因为一些食管或胃癌患者,由于肿瘤堵塞了食物通道,也可能出现反流的症状,因此,反流病虽然诊治较简单,但不能漏诊癌症患者。
2、年龄大于40岁的反流病人。我国是胃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对于不典型的胃食道反流症状要排除癌症的可能。40岁以上的烧心、反流病人需要高度警惕,通过胃镜检查能帮助早期诊断癌症或癌前病变。
3、反流较严重的患者在进行经验性的治疗后,症状依旧控制不好的人。专家称,症状轻且只是偶尔发作的患者,可以通过改良生活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如果症状重,治疗未缓解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胃镜检查,并持续治疗。
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生活方式很重要
1、避免精神高度紧张和饮食无规律性以及过饱、进食酸、辣、甜、不易消化的食物,
2、忌浓茶、咖啡、巧克力等,吃高脂肪食物及常服用钙通道阻滞剂。
3、超重者应该减轻体重,肥胖者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实践证明体重下降4.5~7kg,可以明显减轻症状。控制体重,除了坚持体力活动外,是控制饮食的量。
4、加强腹肌锻炼有助于防止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5、应该避免睡前2~3小时进食,以减少食物对胃酸分泌的刺激,同时也可防止仰卧位时胃内容物的反流。
6、吸烟和过量饮酒都能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减弱食管对酸的清除力,延长食道粘膜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时间,还直接影响上皮细胞功能。
吸烟不仅增加胃食管反流,还促使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和十二指肠胃反流,增加胆汁和溶血卵磷脂的浓度,从而阻碍食管炎的愈合,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应该吸烟饮酒。
7、晚上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15—20厘米,以减少夜间胃食管反流。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