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一向对“热”情有独钟:
“饭要趁热吃,水要趁热喝。”
仿佛“趁热吃”“多喝热水”,
就代表了对别人最好的关心。
但你知道吗,劝人“趁热吃”,
从健康角度来说,
这可是在害人呐!
27岁的小张,最近一段时间胃部有反酸的症状,也没当回事。没想到这两天胃部反酸的症状却越来越频繁,每次吃完饭胃就反酸难受、干呕,上腹部也痛的厉害。
来医院检查后,医生建议小张做个胃镜检查一下。不查不要紧,做胃镜一看,食管裂孔疝。
小张奇怪自己怎么会得了这个病呢?!原来,小张有不好的习惯,就是吃东西的时候喜欢“趁热吃”,尤其喜欢吃火锅、麻辣烫等又烫又辣的食物。长期这样吃烫的食物损伤了食管黏膜引发慢性食管炎,然后引发频繁呕吐,把食管裂孔生生撕裂大了。小张这个病归根结底就是“趁热吃”惹的祸。
还有60岁的刘大爷,最近总感觉食道有异物吞咽困难,来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做胃镜检查。不幸的是查出了食道癌......他觉得很纳闷,自己既没有家族遗传史,也没有不良习惯,怎么会得食道癌呢?
医生询问刘大爷的生活史后得知,刘大爷喜欢喝滚烫的茶水,喜欢吃烫的食物,长期养成这种习惯,食道黏膜损伤,形成溃疡,时间长了以后就会恶变。刘大爷非常后悔没能及早就诊......
你可能不相信,
觉得奇怪,
趁热吃不好吗?
怎么就成了不良习惯了?
尤其在冬天,
在火锅店吃的大汗淋漓,
享受着热辣痛的感觉不爽吗?
爽,是真爽,
但是,
吃饭也好,
喝汤也好,
都不宜过烫。
专家说过,吃饭温度应在35到40度,如果达到50度,黏膜就会出现损伤。(包括口腔、食道、胃粘膜)
当我们喝热饮或吃热的食物时,65℃高温足以使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引发食管黏膜炎症,促进活性氮生成,合成亚硝胺。亚硝胺是已知的强致癌物,从而诱发食管癌。
另有研究表明,
组织损伤可能造成DNA损伤。
DNA产生的变化越大,
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就越高!
对于喜欢喝热茶的人,茶中的鞣质会在高温受损的部位沉积,刺激受伤的上皮细胞组织,使慢性溃疡经久不愈,从而导致癌变。
此外,长时间食用烫食还有可能引起食道裂孔疝,即高温使食管裂孔扩大,腹腔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裂孔进入胸腔的一种疾病。
“趁热吃”竟然有这么多危害……
食管癌
从吞咽开始,蠕动波到达食道末端的食道胃,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我们身体的“运行”9秒已经相当长了!
如果你吞下超过65℃的高温食物,这意味着每一口都将成为我们食道的9秒噩梦。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道粘膜,使其坏死,长期以来,会使癌细胞癌变,导致中国人食管癌的高发。
胃癌
除了对食管癌,胃癌也是中国的十大癌症之一,和热饮食关系密切。大多数人吃辛辣的食物,火锅等,它不仅是65℃,有很多人习惯于把热辣的食物直接放在嘴里,一次两次我们的胃可以耐受,但如果事情继续这样发展很可能成为胃炎,不注意就会不可避免地成为胃癌的风险。
食管炎
还有一件事要说,那就是吃热食物对食管的影响!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吃饭速度也越来越快,但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饮食习惯。吃得过快,趁热吃会打破食道蠕动的节奏,这很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等疾病。
胃糜烂
食物“趁热吃”其实并不好,医生介绍人的口腔、食道、胃耐热温度不同:口腔部分耐热温度在65℃至70℃;食道黏膜耐热温度在45℃至50℃;胃黏膜耐热温度在40℃。所以常常会出现入口不烫,却会把食道、胃“烫伤”的情况,造成胃炎、胃糜烂等。
“不能趁热吃,
那适宜的进食温度是多少?
”当食物在桌子上时,不要立即吃东西,最好等一下。
专家建议,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至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左右,超过65℃便足以烫伤黏膜。
如何判断食物超过65℃?
火锅汤高达℃;
刚沏的茶水温度在80至90℃;
刚出锅的饺子、面条温度约70至80℃;
65℃的水只能抿一口;
人体体温约37℃……
因此,40℃的液体入口后是比较温热的。
如何预防食管癌的发生?1少喝热饮。
建议将烫食和热饮放置几分钟,待感觉温热后再食用。
2戒烟戒酒。
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是增加食管癌患病风险的两个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戒烟戒酒,减少对食道的刺激。
3减少亚硝胺及亚硝酸盐的摄入。
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尤其是腌制或熏制的肉类中、咸菜、酸菜等,因此要合理控制腌制食物的食用量。
4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适量补充维生素C能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真是没有想到,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
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危害!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国美食千千万万,你数也数不清,吃也吃不完,但有一点要记住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要狼吞虎咽,特别烫的食物凉一下再吃,不然可是对事物的亵渎,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不尊重。
趁热吃=伤害身体!
你记住了吗?
为了他人的健康,
千万别再劝人“趁热吃”了!
转发!提醒身边所有人!
综合:人民网、科普中国网
作者:杨慧(内镜室)
编辑:Suzy
青医院原创出品。
青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