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顺利开展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
“不开刀、不吃药就把折磨俺多年的病治好啦!太神奇啦!”
反流性食管病是指由于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
其症状主要以吞咽疼痛、胸骨后灼热疼痛居多,同时,反流物进入口咽部可引起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咽喉炎、中耳炎等消化道以外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
针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为主。除了改变生活方式外,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内镜下治疗。药物治疗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特别是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疗效欠佳。外科手术包括全胃底折叠术、部分胃底折叠术、贲门固定术等,但并发症多、创伤大,长期疗效并未表现出优势。
据王秀敏主任介绍,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是近半年来提出的最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技术。
方法为在胃镜下用套扎的方式,人为地让贲门黏膜产生瘢痕,当瘢痕组织收缩后,可以有效起到抗反流的作用,同时几乎无损伤。
相比外科腹腔镜手术,内镜下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必将逐渐取代外科手术。
王主任介绍,目前国内仅有河南省中医药大学二医院同步开展临床研究。
目前,医院消化内科开展内镜下贲门松弛贲门紧缩术半年多。治疗病人近四十余例。患者术后烧心疼痛症状很快缓解。停用药物后均无反弹。部分病人陆续回访复查胃镜,均食管炎病损恢复,贲门紧缩。疗效显著。论证此项技术成熟可靠。
----------医院消化内科始终瞄准国际最先进的内镜诊疗技术。我院消化内科在成功掌握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消化道粘膜下肿物挖出术(ESE)、内镜下早癌粘膜切除/剥离术(EMR/ESD)、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等高端内镜诊疗技术前提下,再次锐意进取,杨帆起航,在国内率先开展内镜下贲门松弛紧缩术。标志着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又迈上新台阶。
(消化内科黄宏春)
专家介绍
2
编辑:宣传科
校对:宣传科
版权:宣传科
黄宏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