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最易得的鹅口疮,80的家长一知半解

时间:2018-6-22 21:17:32 来源:食管炎

宝宝的口腔是比较容易被爸妈忽视的地方,但有种小疾病就藏在口腔里,还会和奶渍混在一起,叫人傻傻分不清楚。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舌头、上腭、颊粘膜上有小白点,又没有什么其他不适,就要注意了,宝宝可能得了鹅口疮。

所谓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属于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那么感染鹅口疮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1

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

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3

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能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鹅口疮形成的原因

1

乳头不洁或喂养者的手指伸入宝宝口腔内导致感染。妈妈的内衣、手部的触摸、毛巾等等都会是造成妈妈乳头不洁的根源。而用手指触摸宝宝的口腔,则会将致病菌直接带入宝宝口腔。

2

忽略宝宝用品的清洁消毒。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等和宝宝时刻亲密接触的物品,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源。

3

忽略宝宝的口腔清洁。宝宝喝完奶后,须做口腔清洁的工作,否则存留在宝宝口腔内的奶汁也会因长时间变质导致病菌滋生。

春季是细菌易滋生的季节,也是鹅口疮的高发季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鹅口疮呢?如果宝宝得了鹅口疮,又该怎样护理呢?有哪些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鹅口疮呢?

下周一(4月23日)晚20:00,宝岛童医汇邀请到台湾资深小儿科主任医生李文珍医生为粑粑麻麻分享《宝宝最易得的鹅口疮,80%家长一知半解》,3天3堂课,解救束手无策的你!

长按识别扫码

成功邀请四名好友扫码

即可免费领取课程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物
北京白癜风公立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hbyx/909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