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医院利用3D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

时间:2017-9-12 21:11:48 来源:食管炎

一层层、一丝丝分离,切断,在场参观专家仿佛置身于科幻小说中,“享受着”手术……医院伍冀湘教授正在利用3D腹腔镜为一名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改良Heller加胃底折叠手术。

年仅44岁的小宏(化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性格开朗,爱唱爱跳,深受同事们的喜爱。只是每当同事们高兴之余,互约一起吃饭,她都躲开了。并不是小宏不喜欢和大伙高兴,而是她有一个困扰自己15年的苦衷。在小宏30岁的时候,她就发现吃饭时费力,时轻时重。医院,各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10年前,吃饭费力更加严重了,工作、学习越紧张越明显。听医生们说医院擅长食管疾病诊治,她就找到医院想找到病根。胸外科于磊副教授为其进行了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发现贲门口位置狭窄,食道测压显示食管下段静息压增高,食管体蠕动异常,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小宏不同意腹部小切口的手术治疗方案,支架扩张治疗15天后,患者进食费力明显改善了。但6-7年前又出现了这个症状,随着时间延长,现在即使吃流食,还要喝很多水帮着咽下,且时有喝下的水在进食30分-1小时后呕吐出来。再次找到于磊副教授寻求解决办法。于磊副教授告诉小宏:医院多学科协作,一直以来从事食管疾病诊治研究工作。近些年利用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等食管功能性疾病,取得了非常好疗效。年7月21日小宏最终同意了腹腔镜手术。

年7月24日时近晚七点,一次由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伍冀湘教授主持的多学科讨论会正在进行。与会的专家包括了胸外科李建业教授和于磊副教授、消化科钱冬梅教授和放射科田其昌教授等多位专家。讨论的内容是如何利用3D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宏的贲门失弛缓症。3D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普通腹腔镜的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病人容易接受等),还可提供更全面而详尽的解剖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效果,节约了手术时间。尤其在分离血管、展示细微结构和还原手术层次感上具有普通腹腔镜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些特点决定了3D腹腔镜在改良Heller手术(食管下段肌层切开)中将发挥更大价值。

Heller术后最为常见并发症-下咽困难,其产生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不彻底。尤其是靠近食管粘膜的食管环形肌,由于环形肌肌束纤细(通常比发丝细),紧贴粘膜,开腹和普通腹腔镜下不易被发现、判断。一些手术医生误判导致术中食管粘膜破损。多数手术医生采用的是纱布在食管粘膜表面反复擦试。切断环形肌肌束,效果不确切,术后一段时间有患者下咽困难复发。年7月26日上午9时在医院手术室,由医院伍冀湘教授为小宏成功进行了改良Heller加胃底折叠手术。伍冀湘教授手术中充分利用3D腹腔镜手术模拟双眼三维立体成像和视野高清放大的特点,不仅操作细腻,自食管粘膜表面将环形肌肌束一丝丝分离,超声切断,还在纵深方向清晰感知食管肌层和胃肌层切开长度,避免过度损伤胃套索纤维,减少术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可能。术中胃镜配合,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部位打气显示,食管粘膜膨出完全,食管下段切开充分。

术后第二天,小宏下床活动时开心的问医生,我真的做手术了吗?

术后第三天,小宏早上喝着牛奶问医生,我真的患过贲门失弛缓症吗?

。。。。。。

据悉,作为国内早期腹腔镜手术技术开创者之一,伍冀湘教授已在医院带领外科中心积极推广3D腹腔镜手术,近年来已为数千例患者解除病痛困扰。并创办微创外科培训交流中心,普及推广微创外科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赞赏

长按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庝腑鍖诲尰闄?
鐧芥椋庣梾浼犳煋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hbyx/767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