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完月子的一宝妈无意间发现宝宝的嘴唇上冒出一些白色絮状物,像是起了皮一样,保姆说可能是最近室内开了暖气太干燥了,所以也就没放在心上。喂完奶后,宝宝妈拿来棉签蘸点水准备给宝宝擦擦嘴唇,可发现这些白皮很难擦掉,一块一块的擦掉的地方有些潮红渗血,白膜也会重新长出来了。反而把宝宝给弄哭了。这一哭不要紧,却着实让宝宝妈吓了一大跳,原来她发现宝宝的嘴巴里布满了这种白色的絮状物,舌头上也全是。吓得宝妈直接打电话回来咨询月子中心的护士们。
刚开始接到电话的护士姐姐还以为是宝妈错把马牙当成鹅口疮,通过仔细询问这下妈妈忽然想起宝宝这两天情绪不安、食欲不振、动辄就哭泣的情况,摸摸脑袋也不发烧,其他方面感觉也都正常,这才恍然大悟宝宝可能是生病了。
新生儿鹅口疮如何防治和护理
正常新生儿口腔粘膜呈现红润透亮的健康颜色,平滑可爱。可是有些新生儿口腔粘膜会长出一些象奶块一样的东西,像是一些积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残渣,不易擦掉,厉害时连成一片状,布满于口腔两侧、舌面、上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鹅口疮”了。
鹅口疮又叫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发的新生儿、婴幼儿口腔粘膜炎症,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点片状絮状物,形似奶块,略微突起,边缘充血,不容易拭去,强行剥离后会出现红色创面。严重时白色絮状物遍布宝宝口腔,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同时患儿还会出现食欲下降、呼吸不畅、吞咽困难等症状。此外,一些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腹泻、长期使用抗菌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儿童也容易患病。
1、妈妈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宝宝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发现鹅口疮后可口腔内涂抹用制霉菌素片+维生素b片+鱼肝油等碾碎成粉末混合涂擦,大约3-4天便可痊愈。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每次的婴幼儿餐具奶瓶等用完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后要做到彻底消毒。
3、哺乳期的母亲要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家属外出回来后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更换。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养儿育女,为人父母少不得操心。但是这一路一定少不了贵州新妈妈母婴护理院的关爱和陪伴。所以当新手妈妈遇到宝宝的任何问题,都不要太过焦虑,科学养育,细心观察,宝宝们都会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