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对于温度十分敏感,寒冷的冬季,对胃健康是一大考验。
冬季是肠胃病的高发阶段,一来是因为换季肠胃较为敏感适应力不足,二来饮食问题也可能会导致肠胃问题。天冷身体应激反应导致胃口大增,很多人吃一些补品或油腻食物以此来提升身体御寒能力,却不知这样会加重肠胃的负担。
天气寒冷容易出现肠胃疾病■1、急性肠胃炎
贪凉、饮食不当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隐隐作痛的症状,腹痛以及腹泻这些情况也会随之而来,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的脸色会出现异常,还会出现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的症状。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患病时间比较久的一种疾病,在秋冬季节这种疾病更加容易复发。患者会出现饭后饱胀胃口越来越差的现象,体重也会越来越轻,面色也会越来越苍白缺乏一定的气血。
■3、食管炎
这类患者在胸骨后会出现疼痛感,有时候严重有时候轻微。
■4、过敏性肠炎
这类人群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在吃过饭之后马上就会腹泻,有时候身在是两餐之间也会腹泻,稍微受凉或者饮食不当腹泻情况会越来越严重。也有一些人群会出现便秘的症状,排便的时候粘液比较多,有时候想要上厕所但是真的到了厕所却发现并无排便。
这种情况该如何保护肠胃呢冬季剧烈的气温变化让很多人备受煎熬,胃肠炎便在此时趁虚而入,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时的不适应造成的,觉得喝点热水过几天就会好转。
其实恰恰相反,虽然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人的一些饮食习惯没有随着冬季的到来而改善才是胃肠炎的发病根本。
入冬后,一定要做好胃部的保护工作,尽量减少胃病复发可能性。
1、三餐定时定量
冬天昼短夜长,很多人会改一日三餐为两餐,并提高两餐的餐量,这种做法不值得推荐。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黏膜受损。
每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三餐能量分布应为30%、40%、30%,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
2、多吃炖菜,少吃凉拌
冬季天冷,很多人喜欢吃烫嘴的食物。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组成,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也不利于人体保暖。
因此,冬季的食物要以温热为主,多吃炖菜、炒菜,少吃凉拌菜,喝汤不要喝刚煲好的滚汤。
3、饭前喝点汤
在食物比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下,先喝点汤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尤其适合在冬季肠胃“懒惰”时。汤水会稀释唾液和胃液,但它对肠道消化液的影响很小。注意不要将饭和汤一起吞下去,饭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容易消化不良。
4、注意劳逸结合
长期精神紧张会通过大脑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胃功能紊乱,导致胃炎和胃溃疡发生。此外,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过度劳累都会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黏膜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胃病发生。
5、防止腹部受凉
冬季天气寒冷,胃病患者要根据气温的升降适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夜晚睡眠时要盖好被子,避免因腹部受凉而引起胃病复发或加重。推荐几种冬季胃肠养生食物01山药脾胃不好的人,容易气血不足,需要补气血来健脾养胃。而山药,则是很好的健脾养胃食物。
煮上一锅山药粥,或者山药炖鸡汤,都是健脾养胃的优选。
02芋头芋头的淀粉颗粒小,消化率可达到98%以上;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能够在肠壁胃壁上形成保护膜,润滑肠道,通便;营养丰富,还能够满足大病之后的营养需求;它还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之后,能够产生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芋头排骨煲、炝炒芋头、芋头烧鸡等,都是胃病患者的不错选择。
03萝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季食补,萝卜当然是最佳选择。萝卜被称为“天然的消化剂”,萝卜含有丰富淀粉酶和消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促进消化,并且萝卜还能缓解胸闷,抑制胃酸的分泌,刺激胃肠蠕动,健胃消食。
胃肠消化不好的人群,像萝卜粥、萝卜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04莲藕莲藕常见的吃法有生吃和熟吃两种。生藕性寒、可以入脾胃,具有生津清热、补脾开胃、止泻的效果;而做熟之后的藕,则性温,具有健脾、补气血功效。
因此,对于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食用熟藕而非生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来源:互联网。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