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口苦多由热蒸胆汁或胃热熏蒸、上溢所致。其病在心脾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为苦。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造成口苦的原因以及治疗口苦的方法都有哪些。
“口者,脾之窍也,能知五谷之味。又诸经皆会于口,病则口中之味随各经而异。”口内症状,一般实证多于虚证,热证多于寒证。又因口内津液通于五脏,故脏气偏胜,便有不同味觉反应于口,口中味觉异常,常常是辨证的依据和参考。
口苦的原因: 1、精神性口苦,现代的工作生活压力,让大量的人长期存在工作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缺乏运动等,引起口苦;过度吸烟,酗酒,打呼噜,张口睡觉等也易出现口干,口苦。2、口腔炎症,如果有牙龈炎,牙龈出血等口腔疾病,是引起口苦的常见原因。 3、胃热口苦,食管炎,慢性胃炎,因胃动力差,存在胆汁反流,伴有烧心等症状,也可能引起口苦.如果饮食不当,其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极易产生湿热,会引起口苦。食用了过多的辛辣食品,也会引起口苦。 4、某些慢性疾病,糖尿病常会伴发有口苦的情况;另外,癌症病人因甜味阀升高,苦味阀降低,也会感觉口腔发苦,应提高警惕。 5、肝胆疾病,早晨起来如口苦,多是由于湿热引起的.肝胆湿热口苦,可能是由于肝胆部位存在炎症引起的.如当肝脏或胆囊发炎时,胆汁排泄失常导致口发苦。
口苦的治疗方法: 1、预防和根治口苦:最好的办法是医治原发疾病,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出现的口苦,应做有关的检查,如血常规、血糖、胃与肝胆检查等,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引起的口苦。 2、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还要注意口腔卫生等。 3、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生活、饮食规律、食物结构合理,少食辛辣,多吃水果、蔬菜等。 4、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 5、对症治疗: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维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苦瓜也可治疗口苦,可试用。
张某,男,75岁。年9月2日诊。来诊时患者仅诉口苦一症,夜寐欠宁,余无特殊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自服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血压控制尚可,空腹血糖正常。舌质黯红,舌苔薄黄,脉弦。
处方:拟黄连温胆汤化裁:黄连6g,干姜6g,法半夏10g,竹茹10g,夏枯草12g,丹参15g,葛根15g,决明子15g,益母草30g,罗布麻12g,生龙齿15g(先煎),生牡蛎(先煎)15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患者诉口苦症状减轻,原方继进7剂。后患者来院告之诸症皆愈。
该患者就诊唯一症状为口苦,细思辨,寒热不明显,非龙胆泻肝汤、凉膈散、泻心汤所宜。详查舌脉,当与胃和肝胆相关。黄连温胆汤原方以黄连、竹茹、枳实、半夏、橘红、甘草、生姜、茯苓组成,系二陈汤化裁而来,具有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作用。该患者痰证不明显,热象不显著,故去橘红、茯苓、枳实。以黄连、竹茹、法半夏、干姜和胃利胆;方中半夏配竹茹,半夏性温,竹茹性寒,一热一寒,相反相成,和胃健脾。本例处方中以干姜易生姜,与黄连配伍,出自《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等量同用,寒热平调。夏枯草、决明子平肝气,清胆热,丹参、葛根通络活血,改善心脑循环。益母草亦入肝经,有活血利尿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有降血压作用,罗布麻亦是治疗头晕目眩之药。龙齿、牡蛎均生用,俱为平抑肝阳、宁心镇静之药。全方共奏和胃疏肝利胆之效,肝气平、胆热清,胃气和,则口苦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