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泛酸怎么办两味药搞定它

时间:2021-7-31 10:03:38 来源:食管炎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大,吃饭不规律,很多人或多或少的都有点胃病。其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反流性的食管炎了。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烧心”。这种症状一般就是胃或者十二指肠里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胃酸刺激食管粘膜引起的。所谓‘烧心’其实是疼痛的一种表现。

我遇到很多患者都是随身带着一瓶拉唑类的胃药,遇到胃里不舒服就吃一片,很快就能缓解这种烧心的感觉,很方便。但是拉唑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胃酸分泌,胃酸少了自然就不会有烧心的感觉了,但副作用是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长期服用还有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就是从中医角度如何治疗临床上烧心,泛酸等症状。

中医说“脾升胃降”这个很好理解。脾升的意思就是脾的功能是往上走的,把人体内所需的营养成分输送出去,胃降就是胃的功能是往下走的,把食物往下输送到大小肠然后吸收营养成分。而现在胃的功能出现问题,不往下走反而往上去,所以就会导致反酸和烧心的情况,治疗思路就是想办法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让胃继续往下输送。胃以降为补就是这个意思。

在这里推荐一个治疗泛酸胃痛很好用的方子“左金丸”,功效泻火,和胃,止痛。尤其对肝火犯胃不光有反酸烧心还有口干口苦有很好的疗效。

方子很小,只有两味药,黄连和吴茱萸,黄连大家基本都知道是很苦的一种药,一般老百姓用它“去火”,而吴茱萸是一种温里药,功效就是温中,止痛。ps:这里的茱萸可不是“遍插茱萸少一人”里面的茱萸,诗里的茱萸是叫山茱萸。

这两味药的比例是6:1,黄连为6,吴茱萸为1。

其中黄连苦泻寒清,有两个功能,第一清胃热,黄连可以清中焦一切实热。第二清心火以泻肝火{按照五行理论,心火为子肝木为母,这是实则泻其子},肝火清就不会影响到胃,胃火降则气自降,这样胃就会恢复到正常功能了。

第二位药吴茱萸也有两个作用,第一吴茱萸辛苦而温,辛能发散所以能抒发肝郁,苦能泻才能帮助黄连一起往下降胃气。第二吴茱萸是一个温里药,它的热性正好可以制约黄连的寒性,使黄连不会伤到胃气,而且是入脾胃肝经的还可以引导黄连入肝。

这个方子很小但是配伍严谨,寒热并投,辛开苦降是临床上治疗有肝火引起的胃气上逆很好用的方剂。

除了左金丸可以治疗肝火引起烧心反酸,临床还有两味常用药对胃痛泛酸有很好的疗效,一味是瓦楞子,消痰化瘀,制酸止痛。一味是乌贼骨固精止带,制酸止痛。它们两个共同的作用是都能制酸止痛。

有个经验方就是用醋瓦楞子,乌贼骨再加上广皮按照6:3:1的比例打成细末,每天三次,每次五克,饭后温开水送服治疗胃痛泛酸。

岐黄之术,博大精深,烟波浩渺,入门已属不易,精通更是难上加难。

虽如此更应该佝偻前行,以济世之心行悬壶之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bfz/126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