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哦~
来源:浙江之声记者高嵩、通讯员郑轲报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宋阿姨今年67岁,反酸嗳气的毛病已经有二三十年,时不时伴有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
为此,医院,被确诊为“返流性食管炎”。她吃了一大堆胃药,治疗效果却一直不理想。
老毛病折腾了宋阿姨几十年,严重的反酸烧心经常让她夜不能寐,苦不堪言。最近,症状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呕血”的情况,在家属陪同下,宋阿姨赶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呕出咖啡样胃内容物,化验提示隐血阳性,腹部CT证实为食管裂孔疝,部分胃底及贲门疝入胸腔。检查结果让宋阿姨大吃一惊,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图片来源:网络)
医院外一胃肠疝病科副主任医师郑祺说:“胸腔和腹腔之间由一层扁平肌肉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当我们腹腔内压力大于胸腔,造成食管裂孔过大,于是压力差会将胃的一小部分‘吸入’胸腔内,称为食管裂孔疝。”
医生介绍,食管裂孔疝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是随着膈食管裂孔、贲门的位置改变,抗反流屏障大大削弱,胃液进入食管次数增多,高度增加,停留时间延长,损伤食管及以上部位的粘膜,就会形成胃食管反流病。随着病程迁延,就像宋阿姨一样,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会并发吸入性肺炎、出血、反流性食管狭窄乃至疝囊嵌顿。
据了解,宋阿姨的食管裂孔疝长期的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出现出血的并发症,需要做手术。在征求患方同意后,医院为宋阿姨进行了手术治疗。
得益于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效果,宋阿姨恢复顺利,术后第1天即开始下床活动并开始进食,术后第3天就顺利出院。经过手术治疗后,困扰宋阿姨几十年的反酸烧心彻底消失了。
(患者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