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是小婴儿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但并不致病,因新生宝宝的口腔粘膜娇嫩,抵抗力弱,病菌容易侵入引起感染。
身边的案例:媛媛22天,混合喂养,像往常一样,每次喂奶后妈妈会用棉签给媛媛洗口,但这几天妈妈发现,舌面上的白色越来越多,又洗不掉,似乎媛媛也不愿意吃奶了。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鹅口疮。用药2天,口腔的白色斑片很快消退,但2周后又出来了。
在专科门中,很多宝宝是来体检时发现有鹅口疮的,给予指导和治疗,都能很快治愈。为什么鹅口疮这么容易侵犯宝宝呢?
一、引起新生宝宝鹅口疮的原因:多见于以下几种: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新生婴儿出生时经过产道,接触了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
(4)接触了感染念珠菌的衣物和玩具。
二、如何判断宝宝得了鹅口疮?
根据表现即可判断。其特点:
(1)部位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
(2)口腔黏膜表面可见到形似奶块的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大小不等,略凸起,边缘无充血。
(3)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如擦去斑膜,宝宝不痛,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如果没有治疗很快又会被新的斑膜覆盖。
三、鹅口疮会给宝宝带来哪些危害?
(1)轻微者宝宝没有不适,不影响吃奶,也没有全身症状。
(2)严重时宝宝进食有痛苦表情,不愿意吃奶,哭闹等。
(3)如治疗不及时,受损的粘膜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可蔓延至喉头、食管、支气管、气管、肺等,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
(4)少数病菌可进入血液,引起白色念珠菌败血症。
四、预防是关键,注意以下细节:
(1)切断传染途径:如果妈妈患霉菌性阴道炎应积极治疗。
(2)妈妈注意乳头卫生和手卫生:妈妈在给宝宝母乳喂养前用温开水洗乳晕、乳头,每次抱宝宝前要先洗手。
(3)奶具消毒要彻底:如为人工喂养,宝宝用的奶瓶、奶嘴及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或煮沸10~15分钟。
(4)保持口腔卫生:每次喂奶后,可给宝宝喂一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宝宝使用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五、宝宝得了鹅口疮如何治疗?
给药途径:清创+外敷+雾化+口服
处方:清创:2%-4%碳酸氢钠液用棉签擦洗口腔。
外敷:制霉菌素粉末10万单位+用鱼金注射液2-4ml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日3-5次;
雾化:鱼金注射液2ml+甲硝唑2ml。
口服:甘草锌和维生素B2,每日二次。
陕药集团山海丹药业始终致力于--
“立足基层卫生事业助力基层医疗发展服务基层百姓健康”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