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放射治疗的护理

时间:2017-3-7 22:06:58 来源:食管炎

一、心理护理

由于食管癌病人大多数以进食困难为主要症状,从而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应向患者讲明病情及出现症状的原因、放射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及放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鼓励病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全面检查

全面体检有利于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并可及时发现病人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不适合放疗的疾病,对于体质差和不适合放疗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积极治疗,以便及早恢复放疗。如患有活动性肝炎、糖尿病、心肺疾患,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切勿隐瞒病情,以防意外事情发生。

三、饮食护理

食管癌患者除个别早期患者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病程长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和消瘦等。而接受放疗者大多数为中晚期,饮食护理尤为重要。可根据病人进食困难的程度,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于合并溃疡、穿孔或梗阻明显者,可采用胃管鼻饲或胃造瘘后加强营养,同时进行放疗。

食管癌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不暴饮暴食,戒烟酒,忌食辛辣、硬、烫、煎、炸、酸性刺激性食物,以防病变部位出血和梗阻。应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甜食,每次进食后应喝适量水,以冲洗附着于病变部位的食物,以防影响放疗的敏感性。

四、皮肤护理

放疗可出现皮肤损伤,若出现湿性反应,可影响放疗进程,影响治疗效果,故皮肤护理应引起重视。放射治疗期间应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内衣要穿宽松柔软的纯棉织品,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严禁贴胶布和涂刺激性药物,忌用肥皂等碱性物质清洗皮肤,以免机械性或化学刺激加重放射损伤。保持放射野标记清晰,不可随意擦洗,若出现不清可通知医生重新标记,不可自己涂描或让家属涂描,以免造成照射野偏差,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正常组织损伤。干性脱皮时可不进行任何处理,若伴有疼痛可涂冰片淀粉。出现湿性脱皮时,应暂停放疗,暴露患部,并局部涂紫草油,必要时用康复新和庆大霉素换药。

五、一般放射反应的护理

食管癌放疗后可出现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白细胞下降等。对于以上反应,可通过休息、加强营养及服用升白细胞药物加以改善,不需特殊处理。

六、放射性食管炎

常于放疗开始后2周出现,表现为吞咽困难加重或进食疼痛,主要由于放疗引起的食管粘膜充血、水肿所致。多数病人随水肿和肿瘤的消退上述症状逐渐好转,不需特殊处理,仅注意调节饮食即可。少数病人症状持续时间长,疼痛明显,严重影响进食,医务人员应给患者做细致的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同时给予静脉补液,以加强支持疗法,并辅以口服粘膜表面麻醉剂和粘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对食管粘膜有保护作用。亦可用普鲁卡因加庆大霉素配以生理盐水口服,以起到粘膜麻醉和消炎的效果。

七、放射性气管损伤

较少见,一般发生于放疗后3—4周,主要症状为干咳,轻者不需处理,咳嗽严重时影响正常休息生活,应给予对症处理。

八、食管穿孔

食管穿孔是食管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放疗期间出现胸骨后持续疼痛、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呼吸困难时,均应考虑食管穿孔。此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定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中断放疗,并积极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输液、禁食、大量应用抗生素等等,必要时插鼻饲管或行胃造瘘。

九、食管气管瘘

当放疗达到一定剂量时,病人若出现进食时呛咳、体温升高、胸骨后疼痛、憋气、呼吸困难等应高度警惕发生食管气管瘘的可能,一经确认应立即中止放疗,禁食,并行胃造瘘或插鼻饲管,防止其它继发症的发生。

十、出血

出血多见于溃疡型食管癌,主要因溃疡形成导致粘膜破坏、血管暴露、肿瘤侵蚀或放疗中肿瘤脱落造成。若发生出血,应中断放疗,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侧卧位,保持镇静(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及时清除口腔内血液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造成窒息。尽量使患者免受各种刺激,定时测定血、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选用止血芳酸、止血敏、垂体后叶素、立止血等止血药物,补液和输血,并保留静脉通道。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bxm.com/sgyby/653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